7月23日,学校资助育人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中康颐养护理院,以“巧手制艾锤”为纽带,在温情互动中,搭建起青春与暮年的对话桥梁,让资助育人社会实践在服务社会中彰显深度与温度。
活动室里,艾草的清香与棉布的柔软交织成独特的温暖气场。“先把艾草装进布袋,木棍要握稳喽,棉线绕紧才不容易散”,志愿者们俯身为老人演示艾锤制作步骤,声音里满是耐心。面对眼神欠佳的奶奶,志愿者轻轻握住她的手,顺着指尖的力道引导艾草归位;遇到动作稍缓的爷爷,便放慢节奏陪他唠起家常,“这艾草锤可是夏天的‘宝贝’,驱蚊又能捶背,您用着顺手,我们就高兴”。一句句贴心话驱散了陌生感,让手工制作变成了代际交流的温馨课堂。当带着温度的艾锤在手中成型,当合影时老人紧握的双手不愿松开,那句“你们来陪我,心里更暖”,道破了活动的深层意义——志愿服务从来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青年与长者之间爱的双向奔赴,是劳动教育与品德培育的自然融合。
此次活动以小切口实现大育人,将资助育人的内涵延伸至社会服务的广阔天地,让学生在传递温暖中理解“感恩”的分量,在陪伴中懂得“责任”的深意。这种“物质资助—精神成长—反哺社会”的育人链条,正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实践。
青春的脚步不停,传承的力量不息。未来,学校将持续以社会实践为抓手,让更多青年在服务他人中锤炼品德、在代际对话中感悟担当,让资助育人的成果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中绽放更持久的光芒。(通讯员:田崇泽,郭子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