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与北大图书馆有缘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08日 09:29  点击:

那天,我背上行李匆匆出门时,心里有说不出的甜滋滋的味道,因为我上小学时的一个梦想将要实现了。梦想不大,就是到北京大学的图书馆去看看。现在说起来感到幼稚可笑,一个不懂世事的少儿对北大图书馆有什么好奇呀!话说回来,我一个走南闯北的大学老师真的还没去过北大图书馆哩!
  对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好奇心,是来自于课外读物的革命故事,说是毛主席曾在这里当过图书管理员,革命先驱李大钊曾在这里当馆长。我懵懂地知道了除了我们山沟里有袅袅炊烟的村子,村子里有破旧的房子,地球上竟然还有个北京大学图书馆。好奇的我多么想走出大山,看看北大图书馆是什么样子呀!现在想起来那时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
  后来考上初中,我第一次见到一间小平房挂着“图书室”的牌子,书架子上摆满了各类图书供学生借阅,我还以为这就是图书馆里!课外时间借一些小说看看,如《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都是那时候读过的。
  考上大学,我背着铺盖卷来到了我校的前身——山东矿业学院。在理化楼前报到那天,一眼就看到楼的南偏门口挂着“图书馆”的牌子,看来比中学的图书室大多了。直到进去借书,才看到书的种类和数量不知翻了多少倍。毕业留校那年,四层高、4000多平方米的新图书馆大楼在东南角的狭小空地上拔地而起,书库、检索室和阅览室样样俱全,而且老师还有直接入库查找书籍的特权。我心想,北大图书馆可能也就如此吧!至于我儿时想去看北大图书馆的事,因无事不登三宝殿,也就把“梦”淡忘了。万万没有想到,退休十几年后的我,却被一个意想不到的机缘把那“梦”又给催醒了。
  谈到去北大图书馆的机缘,说来话长。前些日子,本人出生地——肥城市东陆房村,正在编纂《村志》。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我,算是较早从山沟里走出来的文化人,受“村志编纂委员会”之邀,参与了村志的审查工作。在初稿接近尾声时,关心支持村志编纂工作的泰安市知名企业家——信邦建设集团的刘董事长,偶尔得到北大古籍图书馆藏有东陆房村古籍拓片资料的消息。他把消息给《村志》主编、我的发小马老弟通报后,我们对偏僻的山区农村能在北大图书馆藏有古迹资料这个事,感到既惊讶又兴奋,这对于编纂村志和下一步恢复文物古迹有着特殊的历史价值。因此,委员会决定组织人员到北大图书馆查阅原始档案。
  北大图书馆能轻易地让我们去查阅古籍资料吗?经联系得知,北大图书馆是对外开放的,只要查阅人和查阅事由符合查阅条件,在网上办理预约手续即可。按照规定预约后,很快得到了北大图书馆“同意11月20号入馆查阅”的回函。
  那天风和日丽、艳阳高照,虽然到了农历小雪节气,但是北京的天气异常温暖,真是老天作美呀!我和马老弟、刘董事长、市史志研究所石主任、村两委曲鹏书记等几个查阅人员乘坐轿车来到北大南门验证进校,又沿着笔直的校园五四路直达图书馆。
  来到北大图书馆前的广场上,心情异常激动。啊,“梦想成真”这个成语在我身上应验啦!现在看到的图书馆是几经变迁后于2005年在那座仿清式旧馆的基础上改造扩建后的新馆。它是地上6层高的脊顶翘角式建筑,近看雄浑宏大,远看气度不凡,总体面积近53000平方米,为当年国内单体最大面积的高校图书馆。当然它从高度和建筑规模上,还比不上我们山东科技大学去年刚建成的地上13层、高70米、面积70000平方米、5000个阅览座的新图书馆,但是北大图书馆历史久远、知名度高,藏书种类丰富,藏书量高达600万册,这是我们科大图书馆无法与之媲美的。
  我们在图书馆东门厅的证卡室办理好了入馆手续,但是查阅古籍资料还要到古籍图书馆去。古籍图书馆与主馆一路之隔,是一个地上三层的楼房,转眼就到。只见旋转门口的上方标有“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公共图书馆北京大学分馆暨北京大学古籍图书馆”的馆名,还并列着一行阿拉伯文。这长长的30个汉字的馆名一行下来,字体显得有些小,有点“不到跟前不识君”的感觉。令人纳闷的是,“北京大学古籍图书馆”为什么还有那么长的前缀呢?原来,这是沙特王国“国王公共图书馆”在全世界非阿拉伯地区设立的三个分馆之一,由沙特王国出资于2015年建成。它与北大古籍图书馆合二为一,用于收藏阿拉伯国家图书资料和中国古典书籍资料,同时开展阿拉伯文献与中国古文献的阅览服务和研究工作。
  从外表上看,该馆显得不是那么高大雄伟,实际上“真人不露相”,地下还有三层呢!它总使用面积达1.3万平方米,内部除了书库还包含多个阅览大厅、报告厅以及展览厅,馆藏容量可达到300万册。该馆起源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古籍收藏规模宏大、种类齐全、珍品众多,馆藏中有150万册中文古籍,包括20万册公元5至18世纪的珍贵刻本,还有金石拓片4万余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我们进馆阅览。推开旋转门、刷身份证通过门栏后,右转就是古籍阅览室。管理员将介绍信、身份证复印件收起,每人发给一张《阅览须知》,上面印有“不得喧哗、不得拍照”等条款,要求当面认真阅读一遍、保证遵守厉行。我们按照阅读牌编号到电脑桌一一就座,管理员亲手输入密码进入古籍检索阅览系统,供我们检索查阅电子版的“古文献资源库”文档。在该古籍阅览室的整个墙面书架上,排满了原版的古籍资料,如果需要查看或复制,需单独提出书面申请,复制原件是按尺寸大小付费的。
  查阅如此方便,是由于北大图书馆研究所于2003年在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技术支持下,建立了“秘籍琳琅——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古文献资源库”。这些数字化的文献资源库,帮助我们加快了查阅速度。我们每查到与东陆房村有关的拓片资料就非常兴奋,不时交头接耳展开商讨,有时讨论得热烈,忘记了“不得喧哗”的进馆规定,此时管理员就过来善意地提醒一下。一直到中午下班时间,我们还沉浸在古籍拓片的海洋里。在管理人员的提醒催促下,才恋恋不舍地离开阅览台。
  下午继续进馆,不时还有些意外发现。经反复查阅,共查到来自东陆房村的拓片资料一大批,内容有从弥勒寺几座经幢上拓下来的什么陀罗尼经、金刚经,还有重修弥勒寺碑记拓片、至圣炳灵王庙石幢拓片、真君庙碑石拓片、名人题记拓片、名人墓表拓片等等。随着这些古拓片的出现,进一步说明东陆房村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神秘色彩的古文化村。
  从地理环境上讲,该村位于泰山西部肥城市的中部山区,四面环山,中间是一个十多平方公里的小盆地。村内有一条远近闻名的古商道,历史上山东中南部的商人过黄河去山西商贸来往必须经过这里和在此停留歇息,看着那石板路和古石桥上留下来的两条深深的辙沟,眼前就能浮现出当年那车马川流不息的景象。
  据清朝《肥城县志》记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来此聚众讲学,说明这里在2500年前就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为纪念孔子来讲学,村里有明朝永乐十八年官府投资修建的“过化庙”,庙内有明、清时期当地知县留下的诗篇刻碑。孔子的后裔曾在此庙任奉祀官,并在该村繁衍后代几百年至今,成为该村第二大姓氏。我国历史上纪念孔子的庙大多叫孔庙或文庙,有的叫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等等。然而为什么这里别出心裁地叫“过化庙”呢?据说是孔子来讲学使这里的人们受到了文明礼仪的教化,代代相传,为维护历代的封建统治和社会安定起到了模范作用,取“孔夫子所过之处,人无不化者”之义。
  该村还有建于唐朝的弥勒寺、水月寺,元朝的至圣炳灵王庙、真君庙、北宋年间的关帝庙和碧霞元君奶奶(霞元君)庙。因弥勒寺供奉大肚佛(弥勒佛),所以当地叫它“大寺”。由此说明,东陆房村是一个儒、释、道三教融合的传播宗教文化的闻名古村落。因此这次在北大古籍图书馆能查到这么多与寺庙有关的拓片资料,就不足为奇了。
  另外,抗日战争初期,这里发生过著名的“陆房突围战”。1939年3月,代师长陈光司令员(师长林彪去苏联养伤)、政委罗荣桓率领八路军115师师部全体人员和一部分部队来山东创建抗日根据地。5月初在泰西还没站稳脚跟,就和我党鲁西区党委机关、泰西地委机关及其他抗日部队一起,被驻扎在周围城区的八千多侵华日军,在上百辆装甲车、上百门大炮掩护和统一指挥下,分九路扫荡过来,铁壁合围在陆房村区域内。当时非战斗人员三千多人,能参与战斗的不足五千人。在陈光代师长指挥下,我军将士浴血奋战,凭借四周山势地形顽强应战,一次次连续击退敌人的疯狂进攻。傍晚后,我军趁夜幕在当地群众配合下分三路机智突围,从敌人的夹缝里悄悄跳出包围圈。此突围战我军仅伤亡200余人,而毙伤敌人1300余人。这一险象环生、以少胜多、意义重大的经典战例,作为1939年我党10件大事之一,载入了2021年《百年党史大事记》。目前在东陆房村北建有“陆房战斗纪念馆”、纪念碑和肥城烈士陵园。我山科大泰安校区离退休五支部,曾组织老党员到此进行红色教育活动。
  再回到东陆房村古迹拓片的问题上来。
  这些历史古迹拓片是怎么从一个偏僻的山村里跑到大名鼎鼎的北大图书馆来的呢?通过查阅馆藏目录得知,这些拓片原收藏于清朝中期的“缪荃孙艺风堂”。缪荃孙为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文献学家,自创“艺风堂”藏书达十万余卷,金石拓片一万余件。缪氏去世后,其藏书大多流入公藏机构。1925年,北京大学原文科研究所从缪氏后代那里购得“艺风堂”全部金石拓片予以收藏。1952年,新北大成立后调归北大图书馆收藏至今。
  查阅完毕,我们来到古籍图书馆旁边的静园。这里有由几块醒目的红色花岗岩构成的革命纪念碑,碑上刻有从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83位北大师生(大部分是早期中共党员)的名字。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名字赫然排在首位,不远处还有他的半身塑像。我看到这里的一景一物,好像在重温儿时产生梦想起因的那些革命故事,好像置身于当年轰轰烈烈的青年爱国运动之中,好像听到了北大红楼里唱出的那动人心扉的《青春之歌》。
  哦,我的圆梦之行就要结束啦!此时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倒映在北大燕园的“未名湖”中。湖岸上高耸入云的那尊博雅塔,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向我们摆手再见!作者:曲来印

 


相关新闻
 

网络新闻投稿邮箱: netnews@sdust.edu.cn
山东科技大学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