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艺苑撷英

启迪过我的身边“牛人”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5日 09:43  点击:

2008年8月,我入职山科,开始辅导员生涯,带2008级新生,共406人。
  那时,刚从外校毕业的我,对嵙嵙三千亩的大校园很是陌生,常常走着走着就迷了路。甚至于到半年后才弄明白两栋主教学楼的楼号是奇偶分设——313房间隔壁永远没有314,因为314在楼的另一半。挨着它的,是312和316。
  那时,我对学生工作没有任何经验。所有的工作经历也只是在一所中专当过一年代课老师。
  我不知道该怎样做好工作。但幸运的是,我知道要努力,看完辅导员的工作要求,我想:先以学生为中心,把时间花出去,应该不至于出错,也不会跑偏。
  于是,在2008级大一的头3个月里,我几乎每天都去学生宿舍。由此,我结识了赵姐,她就住学校对面,那时四十来岁,热情大方,总是笑着。刚开始,我只是打个招呼,不知该如何称呼,就说声:“您好!”
  后来,我知道了她的名字,就喊声“赵姐”。之前每次,我去查宿舍,都是宿管姐姐们帮我取下钥匙,我自己上楼开门。
  但赵姐,和别人明显不同。她非常体贴,总是笑呵呵地托着硕大的钥匙盘,跟着我上楼,一路帮我把门逐间打开,看完再一一锁上,还不忘拧拧门把手挨个确认。那真诚的笑容,让我倍觉温暖,那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让我印象深刻。
  随着接触频率的增加,我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赵姐,竟然是个“牛人”——她认识A2楼上所有女生,还能说出所属学院、专业和班级。要知道,当年这栋楼,有253个房间,含3人间、4人间、5人间和6人间等4种类型,住着近1400个女生,分属于4个学院,涉及几十个专业。
  一开始,我除了震惊还是震惊,回到办公室,禁不住跟我院团委书记讲述这个“牛人”大姐。当时,他笑着表示赞许:“确实厉害!”
  然后,我抛出了一个问题:“咱们辅导员能认识自己带的所有学生吗?”他的回答不长,但我听到心里去了。记得当时他说:“目前每个人带的学生都很多,能做到的人可能不多,但没什么不可以,就看下了多少工夫”。
  随后,我每次去宿舍,都会和赵姐聊几句。后来,终于发现了她的“记人神器”和“辨认秘诀”。“记人神器”就是宿舍花名册,上面贴着照片,照片下方写着学生的姓名、专业、班级、宿舍号,这个花名册,她每天要翻看很多次;至于“辨认秘诀”,就是逢人来了聊几句。楼管传达室是宿舍生活的中枢,忘带钥匙、前来借还的同学每天都有十几个,她总是一边佯装生气地提醒,一边笑盈盈地应承。至于找针线、打气筒、创可贴的同学更是你来我往,每每遇到,她也都倾力帮忙,并聊上几句家常。
  “取到真经”后,我就开始了两套“自选动作”。
  第一套“自选动作”是每天翻看花名册。我先以班级为单位,做了11本花名册,贴上学生的照片,在照片下标明学生的姓名、专业、班级、宿舍,后来为了统计便利,又加上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再后来,到我带第二届本科生的时候,又加上爱好、特长,以确保单个谈话时有好的切入点。
  第二套“自选动作”是遇到学生就聊几句。每当路上碰见眼熟的学生,即使明显看出他想躲开绕道,我也会厚着脸皮往前凑,追着学生寒暄一下;碰上学生来请假,我原本闪电般的签字速度就秒变为龟速,总是问长问短,先“聊上五块钱的”,搞得学生老盯着我那根笔,以为是没水了;班会、年级会更是月月开,而且场场点名,表面上是看谁没到场,其实是为了分清楚几张容易记混的脸,甚至还总一前一后地提问同专业不同班的两个“刘涛”、两个“张凯”,让他们误以为是同名惹的祸。其实,只因我自己傻傻分不清。
  当时,没有哪个上级、哪个部门有过“规定动作”要求辅导员必须记住所有学生,但是赵姐给我打了个样,让我知道:很多小事儿其实可以做得更细致更走心。
  所以,在她的启迪下,我每天重复“自选动作”。时至今日,只要我在辅导员岗位上,每日开工第一事就是翻看花名册。此外,只要有学生来办公室,不管是不是我带的学生,如果能帮上忙,我就多一个微笑,浅聊上几句。
  这些,都是很小的事儿,但是经过日积月累,也会带来不少小确幸。比如,我只用半年时间就认识了2008级所有的学生;在带本科生的12年时光里,每逢给学生开班会,我只需大体扫视一圈,就知道班里同学是否到齐;遇到以学院为单位、与同事协作分发材料时,很容易就能理出我所带的学生材料;涉及学生名字班级等信息,根本不用翻看资料,只凭记忆就好,也不会出现错别字;每每在路上遇到学生,只要我喊出他名字打招呼,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回以惊喜:“老师,你竟然认识我!”我就说:“怎么会不认识,你某个方面(比如写字、唱歌)那么好!”一通简单操作,成效立竿见影,多年来一直深感幸运,学生们大都很支持我的工作。
  这些,不但给当时初入职场的我带来了很多便利,而且为我的职业自律确立了底线,由此积攒了学生工作所需的基本自信。
  不知哪个网友说过:“即便是平凡人,走心的努力,也会被看见。”赵姐正如此。2017年,她升职成了主管。那以后,我们工作交集就没那么多了。但是,每次碰到她,我都会认真地问好,并且心里暗暗涌出一份敬意。
  暑假里,我接待了几批2008级学生。有个女生还专门问到了赵姐:“老师,那个特别爱笑的宿舍阿姨还在学校吗?”
  我一听,就知道是赵姐,笑答:“在的。”女生于是说起大二时深夜上厕所滑倒,膝盖破了皮,赵姐忍着困意,温柔耐心地为她消毒,并贴上创可贴,随后几天,每天都专门去看看她、问问情况。这些细节,在她的描述中,穿过十几年的时光,仍然让人心生暖意。
  时至今日,赵姐也不知道她在我心中曾是个“牛人”,更不知道她对我有过的影响。但是,我知道,她曾用走心的努力,惊艳过我“职场小白”的岁月;我记得,她曾用贴心的细节,启迪了我职业生涯的个人原则。
  而这些,我都将铭记于心。我想,只要把从“牛人”那里学到的东西,化为个人积极的行动,经由时间酿制成滋养心灵的琼浆,朝着向善向好的方向,一路向前,持续努力,我们,终会长成自己喜欢的模样。作者:易凡


相关新闻
 

网络新闻投稿邮箱: netnews@sdust.edu.cn
山东科技大学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