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公元二零零五年秋,余受差遣,陪友人登光岳楼游览。于光岳楼上,观东昌湖胜景,忆起范仲淹于庆历四年春游览岳阳楼。范公作为士大夫,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余以不才,布衣之身,无范公之雅量,然兴致勃发,作此篇。
我今登古楼,而无庙堂忧。
阳光照故土,湖水绕城流。
岱岳当拜望,乾隆行宫游。
风拂绿波荡,疑是洞庭秋。
附:光岳楼位于聊城市古城中心,外面为四重歇山十字脊过街式楼阁。整座楼由墩台和主楼两部分组成。墩台为砖石砌成的正四棱台,高9米,墩台四面各辟半圆拱门,门内为宽阔的楼洞,可通行车马。各门上分别有石刻匾额一方:东曰“太平”,西曰“兴礼”,南曰“文明”,北曰“武定”。四层主楼筑于墩台上,高24米。光岳楼通高和底边长都是33米,也就是古代九丈九尺。在中国古代九是阳数之极,寓意其高度不可超越。光岳楼自建造以来,虽历经600多年风风雨雨,但主体结构从未更动,今天仍高高矗立在鲁西平原上。它是中国最雄伟最高大的古建筑之一。
光岳楼雄伟的气势和巍峨壮丽的风采,古往今来吸引了许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登楼抒怀。清朝乾隆皇帝11次东巡、南巡,9次过聊城,6次登光岳楼。据《南巡盛典》记载,光岳楼为乾隆皇帝南巡36行宫之一。楼上悬挂的“神光钟瑛”匾额系清朝康熙皇帝所题,意为东岳之神与光岳楼之神光交相辉映。(作者:齐鲁醉客 实习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