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艺苑撷英

【“说说我最喜欢的老师”征文】我的老师

发布时间:2008年09月11日 00:00  点击: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我经历过数不清的老师,教学的风格也各有不同。有的老师像慈母,淳淳教诲、关怀备至;有的又像严父,父爱如山、内敛深沉。他们都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给予了我无尽的支持和帮助。但最让我难忘的却是我高一时候的语文老师张海燕老师。
或许,按照常规的标准和眼光来衡量,她算不上是最优秀的老师。当年,她从师范大学一毕业就来到我们学校,我们是她带的第一批学生。记得给我们上第一堂课,她穿了一件粉红色的T裇,长发在脑后绑了一束马尾,白净的脸上零星散步着几粒雀斑,简单、干净的打扮给人一种亲切感,她冲着台下的我们一笑:“先自我介绍下,我叫张海燕,你们这学期的语文老师。”然后就开始了第一堂课的讲解,她并没有像别的老师那样,讲一大堆要求和注意事项,只一个简单的开场白便让我喜欢上了这个老师。
但真正让我改变对语文的看法,从讨厌语文到热爱语文、热爱写作却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
开学后的一个月左右,张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任务:“以后大家要准备一个本子写日记,每周交一次,最少一篇多则更好。如果你实在没有东西写,可以抄一些你认为好的文章,条件是每个同学必须交。”话音刚落下面一片抗议声,我也在心里嘀咕:又是这一套,每个语文老师的套路,原以为是个与众不同的老师,谁知……老师没有理会我们的不满,自己笑了笑,接着开始了下面的课程。其实,那时我们并不是不愿写日记,而是不愿意把年少的心情对老师敞开,大多数同学都有两套日记本,一本是给老师看的,一本是给自己的。
第一次交日记,我们都规规矩矩写了一点应付性的东西交上去。等日记本发下来一看,不管我们写的东西多少,也无论认真与否,老师都仔细的看过了并给我们每个人的本子上写上了或多或少的评语和鼓励的话,这一点是与以前的老师不一样的。以前的日记总是交上后被打上一个龙飞凤舞的“阅”字后发下来。第一次看到老师这么认真的批阅大家的周记,我们也都很感动。教室里跟炸了锅似的,大家叽叽喳喳的说着话,相互传阅着彼此的本子,都有种受重视的感觉。从那以后,我便试着在日记里写一些心里话,那时年少,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渐渐的再交给老师的日记里也经常说自己的日记本里才会有的事,每次张老师就像一个大姐姐,一个知心的朋友在纸上和你谈心,她从不评论我们的语言是否优美是否华丽,而只要求我们写自己想说的话,发表我们自己的观点,渐渐的我们都爱上了写作,每周一次的正式作文都积极踊跃的上交,再也不用老师催我们了。
老师对作文的点评也与众不同,她不是把一次作文中优秀的作文挑出来给大家读,而是挑出几篇有闪光点的作文来重点点评。记得有一次,老师让写一篇议论文,我用逆向思维,反常规观点,主要的论点就是说梅花选择冬天开放而避开百花齐放的春天,其实是一个怯懦者。虽然观点新颖但是贫乏的语言和没有论据支持,让原本应该不错的作文很遭,但老师还是表扬了我的立意,指出了语言的不足,并在课后对我们进行单独的辅导和讲解。从那以后,我就更加喜欢上了写作。
到了高二,那时我的语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过由于学校的安排,张老师已经不能再教我们了。尽管高二的生活紧张忙碌,但是当我在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和烦恼的时候总爱去找张老师说说,跟她说话一点距离感没有,当时我们班的很多同学都喜欢跟张老师交流。当时她不仅同时担任两个班的语文课,还担任一个班班主任,工作也是很忙。但她还是会不时抽点时间来我们教室和宿舍转转。生活中需要什么,她总是尽力帮助我们。
后来,随着高三毕业的离校,我们离开了母校。渐渐的张老师的消息也少了,进入大学以后,听以前同学讲张老师因为教学成绩突出被调走了,再后来听说她结婚了,我想现在的张老师已经做了幸福的妈妈了吧。
真的非常想念张老师。(作者:王学英)

相关新闻
 

网络新闻投稿邮箱: netnews@sdust.edu.cn
山东科技大学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