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撷英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苑撷英 >> 正文
创业大学生中的“花木兰”
发布时间:2009-05-14点击数:[]
素来巾帼不让须眉,在如今的大学生创业队伍中,也有这样一个“花木兰”,她就是我校机电学院测控05的学生王芳。
这个女孩不简单:入校后,她修读第二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参加了公关协会等学生社团,大一暑假就被聘为《英语学习辅导报》的校园主管,一年后担任了黄岛区域经理,后来又了担任青岛区域经理。如今,羽翼渐丰的王芳正准备注册自己的培训公司。
多重锻炼攒资本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对国际贸易特别感兴趣的王芳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她尝试不同的兼职,加入协会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还参加了学校的勤工助学。
大一时,闯劲十足的王芳“出师不利”,在带领团队为科大影城推广会员卡时,由于预期不准,没有把准“产品”的脉,误以为可以通过打“低价牌”吸引会员,结果导致策划失败。王芳从此“长记性”了,不仅学会了聆听不同的意见,更清楚地认识到市场调查的重要性。
为了锻炼和别人打交道的能力,王芳还加入了公关协会并担任副会长。协会成员志同道合、各有所长,平时交流非常多,王芳学到了很多东西。当时,她主要负责协会与企业的交流工作,有不少接触企业高管的机会。公关协会举办过多次与企业的交流活动,而第一次的行动让她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他们打算邀请澳柯玛公司总裁来校作报告。他们先是上网查了很多关于澳柯玛公司的资料,又去请教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学习如何与企业管理人员打交道。一切准备妥当,他们才敲开了澳柯玛公司人力资源部的门。
王芳说:“那是我第一次真正与企业高管接触,特别紧张,犹豫了好一会儿才鼓起敲门的勇气。一开始我感觉很局促,但总算把自己的来意表达清楚了。”虽然最终没有请到总裁,但澳柯玛公司总裁办公室主任一行在两周后代表公司来学校作报告,为王芳的第一次尝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整合团队拓市场
2006年暑假,王芳抓住了一个对她后来发展极为重要的机遇——通过积极与《英语学习辅导报》社沟通,王芳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当时,报社要求全省各校园主管到济南开会。那次济南之行让王芳认识了山东各校的主管和报社发行部高管,收获很多,她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了这个行业。
回来后,利用参加学生社团和做兼职时积累的人脉资源,王芳开始马不停蹄地组建团队。仅一个多星期,她就建立了一支有60余名成员的团队。她制订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划分了责任区,并把自己在济南开会时获得的经验倾囊相授。王芳说:“我们从不为了业绩而诋毁别的刊物,更不欺骗学生,工作人员必须实事求是地把报纸介绍给需要它的同学。”
新生开学是工作拓展的最佳时期,王芳既要做好报社的工作,又要兼顾院学生会和公关协会的纳新工作,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忙得嘴唇上满是泡。功夫不负有心人,王芳和团队其他成员的辛苦没有白费———
那一年,他们完成了近600份的订单,从十几个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在科大校园站稳了脚跟。他们团队的业绩在青岛地区高校中位居第二,成为山东省高校中的佼佼者。王芳本人也被评为《英语学习辅导报》山东省“优秀校园主管”,当时获此殊荣的全省只有两人。那一年的工作使王芳积累了充分的一线经验,管理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为她日后成为青岛区域经理打下了基础。
谈起这些的时候,王芳很平静:“这三年,在别人看来,我一直顺风顺水,其实背后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只有自己最清楚。并不是我运气好,只是我计划得比别人早了一步;也不是没有阻碍,我只是趁阻碍还没冒头就先想办法消除了。最后能有这样的成绩也绝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团队的支持与合力。”
寻求突破开公司
当报社的业务拓展局面基本稳定之后,王芳又有了新的打算。
大三第二学期,在老师的介绍下,王芳开始在学校科技产业园里的青岛辰龙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实习。如果说《英语学习辅导报》给了王芳一把通往成功的钥匙,那么在辰龙软件实习则真正为她打开了成功的大门。
实习期间,王芳参与了辰龙软件、经管学院信息管理研究所关于物流、采购、供应链的一些项目。辰龙公司研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学习、信息管理系统,在软件编程和采购、物流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并可以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强化实践能力的平台。
学校的部分专业老师和社会上的一些高级培训师常应邀去大企业作培训,王芳最初是跟着旁听,和学员们交流,并做了很多信息回馈工作。这些学员大都是企业的高管,在交流过程中,王芳增长了不少见识,对公司经营管理、市场运作更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参与对外培训的过程中,王芳了解到,面向学生的培训有很大的市场:不少同学渴望课余丰富自己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也不少学生希望通过实践强化自己的技能应用。
综合这几年的高校项目运作经验、人脉资源以及辰龙在软件、培训方面的优势,王芳决定成立一家培训公司。辰龙软件公司也很支持她,除了资金注入,公司还作为合作伙伴为王芳的公司提供项目资源和实践基地。项目和资金的问题都解决了,再加上由高校教师和企业高管组成的“智囊团”,王芳很有信心。她说:“我们打算利用之前在企业培训方面打下的基础,整合校内外资源,对在校大学生开展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软件、物流和采购领域的培训。”
王芳向记者介绍,学校科技产业园为学生参与实践和创业提供了很多支持。对她来说,科技产业园为她提供了一个创业“练兵场”,她可以通过在科技产业园的锻炼提高自己的创业技能。
谈到创业,王芳说:“创业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要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做个会学习的有心人。商场不会因为你是大学生就对你网开一面,要想赢就得更谨慎,就得用实力说话。商场更不会因为你是女孩就照顾你,有些时候对女孩的要求甚至更苛刻。”
王芳如今正仔细研读《孙子兵法》,她崇尚孙子的“以正合,以奇胜”,主张通过团队的信誉、责任感、执行力来打开局面、站稳脚跟,同时培养团队的应变能力,希望能通过兵法要义为创业助力。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创业花木兰”的风采,也展现了当代女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作者:王毓静 李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