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电脑的时候,耳机里响着《青春赞歌》的旋律。看见朋友在空间里写的纪念高考的文字,突然觉得那些日子离开自己已经很远很远了。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习惯了怀念那段时光,只是坐在这里的时候,手指已不自觉地敲下这样的题目。
走在人群中,大一的学弟学妹热情地和我打招呼,我颇有些得意地一一回应,却发现他们已经不再是当初青涩的模样了,脸上的成熟明显地表现了出来。还记得迎新时他们彷徨幼稚的眼神,那个时候,他们问:“学长,我们该怎样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我和朋友们极力装得稳重,用看透世事般的语气告诉他们:“只要努力,大学时光就不会虚度。”他们的神态如此熟悉,一如我们初入校时的样子。
夜深人静时,我习惯性地打开日记本,记录点点心事。没有语法,没有修辞,只是看着一页页的白纸慢慢地被文字挤满,就像郁闷的人喝酒之后无忌地畅快淋漓。有时候想起久违的梦想,心里便一阵阵疼痛,我记得曾把梦想装在背包里的,记得自己对自己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记得自己曾一路跋山涉水、勤奋前行。可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远航的船突然搁浅,我被迫降下梦想的帆,现实的土壤将我碰得生疼。启明星虽然在天幕上闪烁,对我来说却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即。
转眼到了大二的末端,这是一个我们未曾留神就已然到达的驿站。班里的学习氛围比以前更浓了,许多人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班里同学像是分成了几个派别:有的人天天去图书馆,有的人天天在宿舍“醉生梦死”,还有一些享受着花前月下的浪漫。从图书馆出来的时候,看见班里的同学,大家微笑点头走过。我在想,这是一群积极向上的青年,至少能够这么投入地生活。我有时也会幻想:十年以后大家会是什么模样?那个时候,我们还会想起现在的这些日子吗?也许,等到十年后,这样的闲情逸致是不会有了,可我依然希望每个人都能想起一些过去的美好,哪怕只是一点点。
生活是要继续的,现实无法回避,我必须坚强地选择一个目标,然后不遗余力地拼搏,勇敢面对前路上的孤独、失意以及偶尔的迷茫。我知道,自己要给一些人带来幸福,要让他们感觉到我的成长,要他们放心,让他们知道我已经长大……可是,每次想到这些的时候,落寞便如影随形:这条路是如此漫长!我向往简单的生活,不喜欢太多的忙碌,满足于细微的快乐和感动。我想,很多年以后,即使我的物质生活并不富足,但至少内心清净,可以淡看云卷云舒,可以抒发伤春悲秋的感伤,可以开心的时候像个孩子、难过的时候就和一群朋友去疯玩……这样就足够了。
站在大二的末梢,该想的要去想,该做的也要去做。别再让自己贪睡得像个孩子,有时间多去图书馆待一会儿,那里的东西会让你真正明白什么是知识的海洋;有时间多去操场转转,即使是慢跑也能驱散你一天的疲惫;要多去自习室看看书,打开书本,让眼神和思绪都安静下来。两年的时光,如雨后彩虹般短暂地停留,留下了美丽和哀愁,也触动了光荣和梦想。风景依稀似去年,我们只期待在冬天背后的春天里,可以享有夏天的热情,可以拥抱秋天的收获!(作者:周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