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我背上行囊,怀揣着憧憬和梦想,伴着铿锵的号角走进了青岛这座充满了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学府。母校给了我太多美好的回忆,难别那诗情画意的校园,难忘那真挚的同窗之情,难舍那授业之恩。四年寒窗,毕业时的我已经不再是那个青涩的头角峥嵘的小男孩,我的心沉静了,举止沉稳了,带着沉甸甸的收获,挥别母校,奔向了我人生的下一站。
今日,我又重新踏入母校这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刚进校门,暖暖的阳光照耀着我的脸庞,仿佛离家的游子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无数美好的回忆,如画卷般一张张展现在脑海中。我仿佛又听到了清晨墨水河畔垂柳下那朗朗的读书声,又看到了砚湖旁篮球场上奔跑的身影,又闻到了牡丹园里淡淡的花香……清晨,我迫不及待地穿衣下楼,来到那林阴小路,再感受一下它的静谧,我那在喧嚣社会中奔波而浮躁的心再一次得到了洗涤,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安逸。傍晚带上一本书,坐于砚湖边上,任那鱼儿嬉戏,夕阳西下,微风吹过,抛开一切俗务,纵情享受这份惬意。
明天的我,或许再别母校,正如徐志摩所写“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但是,无论何时,无论身在何方,母校都有我一份牵挂、一种寄托和一片深情。他乡的我会牢记恩师教诲,谨遵母校校训———惟真求新,做一个新时代的科大人。当多年之后,我们再荣归母校之际,我们能因我们是一个科大人而自豪,更能因为我们做到了惟真求新而骄傲!(作者:成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