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撷英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苑撷英 >> 正文
又寂寞又美好
发布时间:2013-03-05点击数:[]
至今忘记不了那个傍晚,我从逸夫楼出来,抬头望见一轮落日远远挂在笔架山上。它有着浓重而不妖冶的红色,散发着温暖而不耀眼的光芒,在山脚垂垂欲滴。那时,风恰好迎面吹来,吹乱我的头发。我看着那轮落日,不由得惊叹了一句:“啊,真好看!”同上选修课的朋友顺着我的视线看去,会心地笑了。因为许久没有触摸自然,那时的我像个刚得到新玩具的孩子般喜悦。
环顾四周,一起上课的同学多已各自离去,四周静悄悄的。我有一种不想走的冲动,因为我看到了落日的寂寞。如果不是那天有选修课,我怕是不会留意到西方还有如此美好的一幕。尽管多情的夕阳每天都精心装扮,以光影展现从不重复的美丽。然而,天天从逸夫楼进出的同学,又有多少人注意过她的美丽?
曾听说过一个女子,每天都会用相机对着天空拍摄云朵,然后传到Blog上,春秋冬夏,从不停息。我想,她必是一个懂得美好生活的人,有着属于自己的LifeStyle。她做的这件事,看似机械而简单,然因了发自内心的热爱,她获得了幸福感和拍摄下去的勇气。其中的幸福,只有她能明白。也许,美好的事物多是属于少数人的,往往与寂寞相关。
我庆幸自己选了 《儒释道基础经典导读》这门课,这让我有机会欣赏到落日的寂寞与美好。选修的课程内容,似乎也与落日有着几分相似。儒家的《弟子规》,道家的《太上感应篇》,还有佛家的经与典,这在很多人那里都是空白。当我从课上了解到“嘛呢叭咪礧”的真实含义是“令身体和思想保持如莲花”,知道“南无阿弥陀佛”的正确读音与解释时,我的内心颇多感慨。其实,稍微读一点古代经典,我们就会发现,善良,谦和,爱,感恩等字眼早就存在于祖先的智慧中。
我选这门课时,周围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仿佛工科学生似乎总是与人文科学有些许隔膜。然而,我一直以来最爱的,不是空间几何和阿拉伯数字,而是祖先发明的方方正正的文字。它们串联成名词,动词,形容词,诗句,文章,总是让我倍觉神奇。“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这是《诗经》里的两句诗,我尤为喜欢。可是更多由“之乎者也”串成的古文,那些闪耀几千年的孔家语录,那些跳跃在历史长河中的古诗古词,那些玄妙深奥的养生、中医之道,却被沉到我生活的荒谷。这是多么不负责任的一件事!
如今,再一次回味,它们依然吸引着我。当我读到“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时,油然而生的责任感与真挚情意远远浓厚于那句
“Iloveyou”;读到“欢日尚少,戚日苦多。何以忘忧,弹筝酒歌”时,内心真有一种欲独坐幽篁、弹琴长啸的冲动……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文化如同一片森林,它在清晨洒落的任何一滴露水都足以滋润我们一生。在那里,我找到一种内心的归属感和宁静感。我知道,有了它,精神的荒原才会发芽,变绿,才会被风一吹就蓬勃生长。所以,寂寞的时候,我总会回归文字的怀抱,寻找我的归属。
我想,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会感悟生活的美好。行走在校园里,看到过天天独自跑步的中年女子,图书馆最后一个离开的同学,彻夜未眠的考研人,脚步匆匆的赶路人,还有哼着小曲散步的退休老师……他们都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打造着自己的生活。这样的身影使我感动,顿觉自己当下拥有的时光有了更厚重的意味。
想到这里,我不由感慨,独自下沉的夕阳虽然是寂寞,但她依然怀揣着明天再次照耀大地的信念,所以别有一番壮美的滋味!(作者:孙琦)

上一条:家乡的茶

下一条:家乡的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