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刘希夷的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关死白头翁。”和宋代李清照的“物是人非事事休”遥相辉映着。清秀淡雅的诗句总是能帮我们拾回被时光悄悄偷走的记忆,在这里我们有过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而生命的轨迹也如列车般飞速地前进。
日历一页一页地夺走我们的青春、自由、单纯、快乐,同时,我们也用棱角分明的脸庞迎接成熟、挑战、艰辛、痛苦。“天空中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泰戈尔的诗句最适合描绘一个大三学子的心声了。充满着彷徨和茫然的同时,还渗透着好奇和挑战的因素。
在我考研的历程中,和数万名敌人并肩作战,大三下学期,班里出现了明显的分流:有的直接找工作,有的考公务员,有的考研。毫无疑问,考研是主力军。报班、逃课、占座位,每一步都开始考研竞争的关键。时间仿佛是缩水的劣质品,每个人都在拼命地往里挤,往里钻。之前我们会拍着胸脯毫无顾忌地说“不怕,我们有大把大把的青春可以浪费。”而现在每个人都会说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绝不会这样碌碌无为地度过。”
考研把每个人都武装得成熟了几分:对女生而言,镜子前的身影短了,教室里的安静长了;逛街的次数少了,路上的匆忙多了;买衣服的热情减了,参考书的数量长了。而对男生们,床上的依赖弱了,时间的观念强了;魔兽里的幻想淡了,现实世界的理解浓了;调侃的热情麻木了,知识的探讨激烈了。虽然二者走的道路不同,可是目标性质却是一致的。清晨,食堂不再像之前那样空旷孤单,零零散散的学生都会趁早扯出一块自己的空间;中午,宿舍的床位寂寥空荡了许多,被子枕头凌乱地扭曲着;晚上,黑夜不再肆无忌惮地独霸着所有的空间,教室里明亮的灯光使劲浑身解数战斗着。
每个人之间的感情似乎也淡了、弱了……没有闲聊,只是擦肩而过,成双成对的情侣也藏匿了行踪,沉默代替了问候,冷漠和疏远四处兴风作浪。这让我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句话“在我们没有成功之前充满良知和正义,在我们走向成功的时候渐渐变得不择手段,当我们成功之后开始找回丢掉的良知和正义。”成功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要做的就是选择放弃什么代价。苦了,累了,擦干两行清泪,我们继续前行;痛了,狠了,看看外面的风景,回过头依旧是笔尖在纸上“??”的摩擦声。平静是这个阶段最大的财富,“淡定淡定……”我们不停地默念着。
还记得那些熟悉的旋律,一首《朋友》把我们的结局唱开,《我相信》激昂起我们的斗志,当思念和痛楚消融在《在他乡中》之后,我们在《完美世界》里开始演绎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回忆带来的眷恋,歌声里散发的泪水,心心相惜的扶持……到最后酝酿成无形的沉默,沉默、沉默,我们似乎真的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此时无声胜有声”。
大三,我们面临的更多的是挑战和选择,每个人都不知道我们将来会是什么样子,但是我相信大学是一个可以创造奇迹的地方。而奇迹的创造者是谁,由我们自己来决定。五年后,或许我会每天都纠缠在柴米油盐酱醋茶里,或许是坐在办公室里悠闲地享受着美味的咖啡,我不能确定。但是,至少现在我知道我该干什么。(作者:王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