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撷英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苑撷英 >> 正文
何处放思量
发布时间:2014-03-24点击数:[]
一切的恩怨是非,都源自那个三月晴和的早晨。骑马的飒爽少年,在不经意的瞬间看见了清秋。世间一切描述女子面相姣好的语句,都无法形容她的美好与素净。于是,一幅爱恨交错、豪门兴衰、世态无常的画卷,慢慢展开。
  北洋军阀时期国务总理的儿子金燕西相识平民女子冷清秋,并不惜一切代价苦苦追求,最终二人结成连理。清高孤傲的清秋在进入金家后,经历了与燕西的感情波折以致最后的决裂。小说以金冷二人的感情变化为主线,暗线则是金燕西父亲金铨在官场上的仕途跌宕,映衬着时代的变化与人情世事的冷酷无常。
  之前看过电视剧《金粉世家》,因为那时年纪小,只记得粉饰夺目的豪门家族,还有那个沉郁消瘦的女子清秋。小说《金粉世家》洋洋洒洒八十万字,在张恨水先生细细推敲下历时六年完成。一部伟大的悲剧,它的真实性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却已经能够让读者潸然泪下。
  大概所有读过这部小说的人都会心疼冷清秋。从开始心疼她一意孤行、破釜沉舟般地进入金府,到心疼她独守闺房、日日落泪的孤单,最后心疼她出走金家的决绝与凄惨。作者让这样一个羸弱的女子走进金府去见证一切,实际上是想从一个平民的角度去看一个不同世界的兴衰,或许会更客观真实。寄人篱下,如同黛玉走进贾府一样处处小心翼翼。与黛玉不同,清秋实现了自己的爱情,修成正果,可最终换来的还是无休止的哀怨。清秋是一个对感情执着,一心一意的女子,而燕西却是红颜遍布,玩世不恭的纨绔子弟。二人的结合不仅让故事中的人物都抱有怀疑,连读者也不禁在二人结婚之时狠狠惊诧了一把。若是曹雪芹将《红楼梦》写成贾宝玉与林黛玉走在了一起,结局或许仍是一个悲剧吧。有些人注定命里无缘,这种无缘源自生活世界的不同,源自二人无法契合的价值观。所以清秋的命运,倒是注定的辛酸。
  《金粉世家》中,清秋绝对是另类一族。说是另类,其实就是格格不入。在众人都打麻将、说闲话、挣不义之财的时候,清秋会做的只有看书写字,还有惦念家中的母亲。清秋是单纯的,起先还试图感化燕西,对这段婚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想到深处整夜不寐,以泪洗面。后来在看清这种格格不入后,认识到自己终是受了蛊惑,才在婚姻大事面前盲目冒进。虽说这是一个旧思想很浓厚的女性,但毕竟也是有些文学功底的,平日里看的书籍必定灌输给她许多新思想,加上与金家留洋过的姐妹相处,还有骨子里的傲气,最终让她坚定了独立意识,要离开金家。这一点又与黛玉有许多不同,虽说清秋的故事也是悲剧,但相较于黛玉她是成功的。她成功在有了独立自强的意识,有了反思精神。
  很多人都会批判燕西不负责任、拈花惹草的痞气,其实冷静下来想想,燕西也是故事中的一个悲剧人物。在新旧参半的社会里,中国人过去最讲究的纲常伦理观念早已经名存实亡。
  我们看到燕西也不是一个没有新思想的青年,他也渴望找点事做。但身为国务总理的儿子,在面对、解决问题时很难去冷静思考。对金家的几个儿子来说,事情搞砸了永远都有人处理烂摊子,钱花完了永远有人接着供给。这种毫无忧患意识的人生态度也是金铨死后一家人手忙脚乱,最终慢慢衰败下去的重要原因。他们只顾自己寻欢作乐,不会顾及家人,家庭意识很淡薄。这也是为什么凤举会在外面讨小、燕西女友成群。这一切都是社会变迁给封建家族带来的土崩瓦解式的革新,所有人,都在这场洪流中迷失了方向。
  伊人已别,觉来何处放思量。我们感慨这部悲剧,最终还是要反思自身。社会与时代的变迁是所有时间段都会经历的过程,没有人可以逃离它,独善其身。作为一个青年,我们至少要有精神志向,无论是在感情、学业还是以后的事业里。这样,在面临事态突变时会有缓解的余地,而不会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树倒猢狲散,令人惋惜。(作者:祝金洁)

上一条:清风明月何劳寻

下一条:曾经的情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