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撷英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苑撷英 >> 正文
雨碎江南
发布时间:2014-06-17点击数:[]
江南的雨又清清冷冷地下了,打落在长街短巷,阶前檐下,一并打湿了阡陌之上开花的梦。时光渐行渐远,却将一场关于“杏花、烟雨、江南”的浮世清欢留在了平仄的记忆中。
  文字便若记忆的封带,于不经意间牵扯出经年的纠葛,谁曾打马江南过,将宿世的思念留在那深深浅浅的小巷,烙印在青苔长满的石板路,镌刻进古树写满平仄韵律的年轮。又是谁醉在江南缱绻的碧波里,用浮生换一梦,梦里尽是清茶一盏,雨落芭蕉的人间清欢。
  江南,两个平平凡凡却承载了厚重历史的方块字,读来便已令人唇齿生香,仿佛便只是轻念着便已经可以得见温柔缱绻的风景。那是历史的旖旎旧梦已走失好多年的地方,传奇已远去,却留下了一片烟雨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果说北方是粗犷大汉的豪爽气息,那么南方便是闺阁女子眉眼里一笑的婉约,倾国倾城毫无瑕疵。从眉际到眼间,从物语到人文都是盈盈化不开的柔情,碧波荡漾。
  常常会在想起江南时,念起那深深浅浅的长街小巷:一条青石板路沿着时光的纹路蜿蜒着向前,将深深的弄堂描绘,弄堂两边的房子已经很老旧,墙漆斑驳,青苔早已铺上墙面,灰白色中凸显着几点青绿,古朴中写满历史的沧桑。可是,当你向那空落的门院里望一眼,却可以看见绿柳垂阴,阳光落满庭院,老人们围在一起摇着蒲扇闲话人生,沙沙的收音机里还有昆曲的婉转唱腔,好一场浮世清欢。
  忆起未能亲临江南前,梦中描摹过无数次的江南生活。或在烟水茫茫中,学着民国时刘海齐眉,短发齐肩,满满书卷气息的女子,踩着碎步,安静的走在青石板铺砌的小路上,撑着一把油纸伞,在细雨霏霏中,走过杨柳堤岸,走入深宅老巷,循环往复。在混合着泥土与青草气息的潮湿空气中,寻着前人留下的痕迹,细细品味江南特有的韵味。或在天将明未明,水面还依稀泛着朦胧轻雾时,学着江南采莲女,撑一只乌篷船,悠然地徜徉于古镇中,看船橹一起一落,点碎平静的湖面。
  然而当我真正抵达心中的光芒所在,却胆怯了,似一个虔诚的信徒,怀着一颗忐忑的心情,小心翼翼地行走在长街小巷,生怕惊了一方宁静。
  迄今,仍记得离开苏州前一晚的情景,就那样安静地抱膝坐在苏州河畔对望城楼,吹着晚风,看着波光粼粼的河面,远远望着远处沉睡的小镇,从暗香疏影的黄昏守到了寂静如水的深夜,守到云遮薄月,雾掩疏星,看姑苏城里云情雨意四起,烟波微茫。明明灭灭、星星点点的渔火亮起在秀水流淌的苏州河面,点亮了寂寂夜空,一并为沉睡的苏州城添了一抹生气。
  此时撑了伞,放慢脚步沿着涟漪轻泛,波光粼粼的河畔行走,走近沉睡的人家,细细听,还犹能听到雨滴敲打屋檐,滴落芭蕉梧桐轻轻的敲击声,仿佛天然而成的平仄韵律,声声入耳,缠绵温婉,不似北方惊雷乍起,雨横风狂的狂野奔放。滴落的雨珠沿着屋檐汇聚成细细的小流潺潺泻下,而檐下屋角雨滴如串珠,划着晶莹点点滴落,如跳珠般落在青石板上,泛一层温润的光芒,为整个姑苏城添一抹“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朦胧感,却又透一丝别样的温柔。
  “江南雨,风送满长川。碧瓦烟昏沈柳岸,红绡香润入梅天。飘洒正潇然。”于是婉约清丽的吟咏江南的词句不禁脱口而出,低低的声音被淅淅沥沥的雨声盖过,而翻腾的心绪却难以平息,除了借用前人的感怀,没有什么更好的词句来描绘那一刻的感动。只能够拼命地将那样温柔的夜晚镌刻进心里。
  那样温柔的夜晚啊,有细雨过江南,空水色温润了姑苏城也一并衾湿了杏花烟雨微寒的江南梦,那点点的阑珊灯火映着如水夜色温暖了寂寂城池也深深的倒映进瞳孔,留在了岁月的长河中,成为记忆中不灭的温暖。(作者:
高羽佳)

上一条:乡路

下一条:又见纸鸢飞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