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撷英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苑撷英 >> 正文
微书评----《我和父亲季羡林》
发布时间:2015-06-10点击数:[]
历时年余而成 《我和父亲季羡林》。季承笔下的季羡林,大师的背影是模糊的,父亲的形象是深刻的;季承笔下的季羡林,浮华褪却,打开了大师不为人知的情感世界。
这些年读的书林林总总,智慧的书很多,震撼心灵的书极少。最近,读了季承写的《我和父亲季羡林》一书。这本书有一种恬淡达观的澄明之美,但文字的间隙也不乏深沉喟叹、冷峻思索和灵魂追问。
书的作者季承是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儿子,我检索资料得知他还是一个物理科学家,有近30多年时间与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合作研究,著有《李政道传》一书。书中对李政道和另一个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不合的是非曲直,始终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秉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做到了一碗水端平,故没有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受到各方面好评。
季羡林是一位名人,被国人称为国学大师。书中如实描写了季羡林留学德国时,曾相恋一个德国姑娘,名字叫伊姆加德,但他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封建礼教影响,最终关闭了这扇爱情大门,与伊姆加德劳燕分飞。回国以后,由于心中还惦念着伊姆加德,对自己的原配夫人只冷不热,每当儿女们撮合二老住在一起时,他总是用“我与她没有感情”加以搪塞。有时甚至对一件小事也大发脾气。如他拣到一盆别人扔的君子兰,一时看不到这盆花就大爆粗口,以至于说了一些不该说的气话,不能说的过头话。在一段时间里,由于身边工作人员从中作梗,连唯一的儿子也不能相见,不一而足。总之,作者在书中以生动史料详实反映了大师在家庭生活中不和睦、不和谐的些许小事。
作者写人叙事,求真务实,文史交融,启迪读者深彻思考:人生不如意处十之八九,凡遇到不如意的人和事,应换位思考,相互理解、大度包容。否则,就会造成尴尬的人际关系紧张和社会交往困境,大师亦不例外。
作者在书中还不吝笔墨,形象地描绘了国学大师季羡林潜心国学的生动场景,刻画了季老先生为弘扬国学所做的种种努力和丰功伟绩。季老坚信,东方文化可能是世界未来的主流文化,中国文化将拯救世界。
综上所述,通读《我和父亲季羡林》可以清楚地领略到该书文献资料搜罗宏富,学术脉络梳理清晰,文化观点论述精细,编撰结构体制完整等诸多优点。该书激活了历史文化叙述与当代精神思考的空间对接,保证了历史叙述的严肃性、准确性和学术性,又浸润了面向当代的理性思考和人文叩问。建议读者朋友们尽可能地读一读这本书,可以从中了解不同社会时期的历史史实,以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自然情怀和文化涵养。(作者:齐继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