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立夏了,校园里的樱花和牡丹都败了,没有了花团锦簇的热闹,早起赏花的人少了很多,而我却独爱这春末夏初的清晨。
六点多出门,沿环笔架山路一直向东,经过高地、徽竹园、半亩塘、晨思园、名人园、晨读园、泰山广场……处处都是欣喜。山上的白槐花已泛黄色,远远望去像夹在相册里褪色的老相片。刺槐倒开得正盛,玫红一片,像上了色的朝霞,给晴朗的天抹了胭脂一般。名人园的紫藤花疯狂地开着,垂在横枝上的像挂了个小帘子,悄悄地编织着自己小小的天地,一缕暗香唤醒一帘幽梦。
今天新发现了一丛美美的花,开在财务处楼的南墙根处。花瓣粉粉的镶着白,围着鹅黄色的蕊成小喇叭状。凑上去闻了闻,虽不是很香,却也能吸引很多蜜蜂、蝴蝶前来围观。一只小蜜蜂把小脑袋扎进花蕊中,只留挺直的蜂针在外,一边采花粉一边做好了防御。鸢尾也开花了,我虽曾在《你的名字,我的故事》中写过此花,却未能尽情。长时喜爱的背后有着难忘的深情,这源于我初来科大时对它的一见钟情。去年栽种的杜鹃花开了,在樱花道的南北两侧。杜鹃花远观娇艳,近看精致。寻入花深处,识得一缕魂。它有着奢华的外表和低调的里子。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春日的清晨如此美妙,我爱它静谧中散落着清亮,清亮中盈蓄着静谧。早晨的阳光明亮不热烈,落在高高的树叶上,抬眼望去,把嫩绿叶子的脉络照的清晰可见,像极了二十岁左右青年的青春年华,青浅烂漫又朝气蓬勃;穿透枝叶落下来的光不是成片的,而是斑斑点点,洒在花和叶上,像画了个淡妆,精神得很,看起来令人清爽。不禁吟诗一句:“鸟语花香空气新,不辞长作科大人。”
虽是周末,早起读书的学生依然随处可见,尤其集中在墨水河南岸的柳树下。或端坐或伫立或踱着小步子,手里捧着书朗读着。雨后初霁晴方好,廊前少年兴正高。身影倒立在青绿的河水里,隔了河望过去,“倒影入清涟”,书声琅,俏青年。“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青年强则中国强,青年是要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潜心读书,敏于求知,让理想开花结出高尚的果实。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就像花儿,不经过寒来暑往的磨砺,又怎会在春天开出绚烂的花朵、在秋天结出甘甜的果实呢?
想象一下,假如世界没有春天会怎样?四季难以承序,地球将不再有鸟语花香,一片灰暗苍凉。假如人生没有青春呢?直接从初生转向衰老和死亡,生命中不再有光芒和希望。假如青春没有理想、没有奋斗呢?“空心人”“行尸走肉”“烂尾”都将成为生命的代名词,再无激情高亢。虽然这只是假如,虚幻夸张,但我们就是有一些青年“乐此不疲”,虚度了光阴,磨灭了意志,在颓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青春逝去再回忆,悔之晚矣。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在科大美丽的春天里,让我们“认读花间字句香”,与书为友,与思共长。(作者:孙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