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的角落》的作者李娟,做着裁缝,卖着小百货,怀着对生存本能的感激与新奇,一个人面对整个山野草原,写出不一样的天才般的鲜活文字。
读《阿勒泰的角落》,是舍不得一下子就把它看完的,觉得看了一点便少一点了。随着一个个故事读完了,里面很多故事就淡忘了,但那种真实的平衡感,却占据着心中的感觉,同时也唤醒了自身对这种感觉更为强烈的渴望。在书中,李娟也随着她的裁缝店、商店,也随着阿勒泰深山牧民的迁徙而不断搬迁,在当地,人口是稀少的,物质也缺乏,但在这种贫乏的生活状态中,她不刻意地,甚至是怀着对俗世生活的无限兴趣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中去,在其中,能清晰地发掘生活的乐趣,也体会着生活的烦恼,也表现出了当地牧民的率真。
看完整本书后,很多描写的细节虽是记不清了,但一些影像,如李娟洗衣服的乐趣,那凉水与阳光,还有她眼睛对雪地的反应,以及晚上睡觉野猫的骚扰和牧民还钱的举动,都纯朴得让人感动。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可爱美好的小文章,有不“袖珍”的袖珍兔,“小耗子”金丝熊,还有慈祥的奶奶、善良的母亲,以及他们之间微妙的爱。这些,都是贫穷但不低贱的好人,这些都是幼稚但不缺乏美好的生活。
我觉得:人活着,就是要一种淳朴的感觉。不论一生有多贫穷,都要活得开心、快乐、满足,不要抱怨、伤感。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短暂却又漫长的,总会有离开的那一天。所以,在眼轻轻闭上的时候,脑中浮现的应该都是美好和希望。
世界在不断地变迁,我们也只是匆匆的过客,几十年或许只是白驹过隙,转眼都会烟消云散,或许谁都不会再记得。只有我们自己,记得身边经过、爱过的人,也算我们曾经来过的印记。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作者:贾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