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撷英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苑撷英 >> 正文
冬天之名与生活之道
发布时间:2018-01-08点击数:[]

   春天生机盎然,夏天枝繁叶茂,秋天缤纷丰硕,冬天萧瑟颓败。一年四季中,有三个季节是暖色调的,只有冬天是冷色调的。
  冷飕飕的冬天里,花草枯了,河流封了,人们也因寒冷把自己包裹在肥大臃肿的棉服里,弯勾着身子匆忙地行走。人们对四季的态度是不同的,对春夏秋多是褒义用词,比如春天般温暖、夏天般热烈、秋天般多彩,而冬天是不受很多人待见的,就没那么褒赞了,形容起来都是了无热情的,如冬天般阴冷、冬天般晦暗。对此,冬天自身也是无奈的,四季什么模样都是大自然决定的,就像“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特质使然而已。其实客观存在的事物就其自身来说无所谓好坏优劣,只是一旦掺杂了主观意识就不再被“客观对待”了,世俗化了。甚至很多说法是沿袭下来的,人云亦云而已。
  生活中,我们正是因为经常抱着这种观点待人做事,才偏了客观,失了标准,缺了公正。比如对待孩子、教育学生,他们分别处于人生的不同成长阶段,但具有相同的特征,那就是在父母、老师等成年人的眼里他们是幼稚的、不成熟的,行为是错误的,需要批判的,而他们自己却“一味强行”。于是,有了争执,有了代沟,有了互不理解、互不支持、互不信任,终是伤了感情、添了烦恼。孩子和学生是需要引导教育的。但是“老学究”要不得,开放发展的教育理念更适合时代的发展。如果我们能经常保持用 “欣赏盆景”的心态和眼光去看待他们,定会另有收获。每个孩子和学生的成长成才路线是不同的,呈现的需求状态和成功的尺度也是不同,对于“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是要做区别对待的。只要我们尊重孩子和学生的自身特点,客观对待,因材施教,相信每个“祖国的小花朵”都可以绽放笑脸,释放花香,施展才能,都能为建设和谐幸福中国做贡献。
  人们常把人生比作四季,把老年阶段比作人生的冬天。冬天有衰老、有死亡、有寒冷,与老年阶段的一些特征确有相似之处。但是冬天和老年也并不全是灰暗,其中也蕴含了生机和希望。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来年是更加青春和充满活力的。冰雪覆盖之下是小草儿不屈的倔强,风霜凛冽之中是松柏无畏的挣扎,它们竭尽全力对抗着冬天的冷酷,凭一腔热血诠释着对生命的热爱。有一本绘本叫《一片叶子落下来》,作品讲述了一片叶子在一年四季呈现着不同的生长状态———发芽、长大、变色、掉落,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它不断在拷问:活着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会变得不同?我们都会凋落吗?既然会凋落,为什么还要生长?在不断地追寻和思考中,叶子逐渐明白了,活着就要勇于经历风雨,虽会凋落也要生长是为了享受太阳和月亮,它这片无用的干枯叶子将跟水混合起来,让曾栖身的树长得更加强壮,为新的叶子提供营养。
  我挺喜欢冬天的,喜欢它的干净和简单。落光了树叶的冬天像刚剪了短发,整个大自然都清爽起来了。正是因为树叶全落了,才能清楚地看到“低调”了三季的树枝线条,才能清楚地看清“认生”的鸟儿的身姿,才能凸显“高节”的松柏的坚韧。干净简单的冬天促使人放下杂念,澄澈心灵,好像欲望在冬天被冻住了一样,每当天气晴朗时我就喜欢透过秃树看天空,湛蓝的底色上布着灰色或棕褐色的枯枝,或简或繁,犹如技艺娴熟的工笔画。如果树上再有几只鸟,那就是冬天最美的姿态了。
  另眼相看,冬天也不那么无趣了。其实,这萧瑟的冬季,也可以感受到别样的舒适与秀美。(作者:孙金香)

上一条:温情的瞬间

下一条:冬天的舞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