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撷英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苑撷英 >> 正文
“人民”名义下的反腐博弈
发布时间:2018-05-28点击数:[]

   近读周梅森的长篇小说《人民的名义》感受颇深。我觉得这部作品确实不能用“反腐”一词一言以蔽之,作品并不纠结于腐败事件本身,也不只写“打虎”的英雄人物,而是以官员涉贪为线索、公权私用为由头,揭示了目前我国权力运作中的某些畸态、官场文化的某些霉变,拷问人性深处的恶与善。书中直面政坛现实,主写政界事物,直击官场生态,塑造官员形象,是名副其实的政治小说。
  《人民的名义》揭示了由各种关系所维系、由各种力量所推导的官场生活。这部令人触目惊心的作品,描述的既有侯亮平为代表的反贪“打虎”英雄,也有祁同伟与高玉良的政法关系,又有李达康、刘新建等人结成的秘书系,还有副国级干部赵玉春及其儿子赵瑞龙的赵家帮等。这些派系的存在,使反腐斗争加倍复杂,其长期存在于官场,又会有种种诱惑引诱人、腐蚀人。对祁同伟、高玉良而言,官场就是魅惑人心的名利场,在这里可以结党营私、自谋私利;而对陈岩石、侯亮平来说官场就是一个冶炼人的大熔炉,在这里可以百炼成钢,更加坚强。两种结局是真正的试金石与分水岭。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成绩斐然,不敢腐已初见成效,反腐倡廉已形成重压,但还有一些领导干部拿中央的反腐教育、警示不当回事,慢慢变成反腐败的“硬骨头”,并在反腐倡廉中摸索出了一套新的生存法则,做人办事更加低调,“演技”越来越好,戴在脸上的面具也越来越厚,这样的官员我们要更加警惕。
  书中还将一些勇于担当、勇于作为、党性坚定的领导干部身上的正能量,向社会做了真实的、客观的传递。省委书记沙瑞金在复杂的反腐形势面前坚忍不拔的党性、陈岩石对人民群众的一腔赤诚、达康书记背“黑锅”却对事业充满执着和信心、工会主席郑西坡对工人的无私之爱等等,都在讲述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反腐倡廉做了重要论述,他强调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要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反腐斗争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要强化不敢腐败的震慑,扎牢不能腐败的笼子,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这充分显示中国共产党反对腐败的决心和信心,坚冰已经开始融化,孕育着反腐败的春天和希望。这应该也是作者写此书的初衷。
  《人民的名义》不仅有力的超越了一般的反腐题材作品,而且也把当下政治小说写作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者:徐先俊)

上一条:棋艺(小小说)

下一条:五月情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