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面不寒杨柳风,故乡醒在几场细雨中。垂柳摇曳,鼓出一枚枚芽尖。芦苇畔,紫绿色的野芹菜,欣欣然赴约会似的,这儿一簇,那儿一片。人们挎着竹筐,纷纷来采摘野芹菜。
据史书记载,野芹菜书名水芹菜、水葱,用野芹菜熥水,不仅有利尿活血的功效,又能降低高血压,味虽苦,但具备药用价值。在故乡,野芹菜有几种吃法,在滚烫的热水里焯一下,放在井水浸泡一夜,去掉土腥味。炖土豆片,或包饺子吃。
家里没有面粉,母亲用苞米面做菜团子当午饭,野芹菜团子尽管粗糙,外形不雅观,但很抗饿。
土地,天然的菜园子,旺着绿油油的芥菜。人们从四面八方聚拢来,拎着铁铲、竹篮蹲在地垄间挖芥菜,大人孩子有说有笑,天空那么蔚蓝,白云朵朵,一行大雁在半空掠过,和风煦煦,嗅一口都是花的香气。将芥菜剁馅,舀一块猪油,搁上调料。从陶罐挖一瓢白面,掺杂些荞麦面,包饺子。那一顿饭,全家人吃得很开心。
天上飞的,陆地走的,都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美食。槐花、山辣椒、葫芦菜等皆是故乡餐桌上的风景。雨天,出现在田野地头的水牛,黑壳儿,长胡须。把它捉了串在艾蒿枝上,放灶坑火堆烧。常常是不等烧熟,就塞进嘴里咀嚼,即使时过境迁,那种肉香依旧在唇齿间徜徉。
故乡的大地上挺拔着许多古木参天的白杨,喜鹊的家安在树冠上。春天,喜鹊孵蛋,一群孩子爬树掏鸟蛋。江子像一只敏捷的猴子,再高的树他也能攀上,掏了鸟蛋,小心翼翼地落到地面。我们在僻静处,找枯枝荒草,燃着火,把鸟蛋用白菜叶裹紧,蛋磕破一道裂纹,防止火旺烧爆了。喜鹊蛋口感劲道,比家养的鸡鸭鹅蛋耐回味。
春,一天比一天深了。父亲补了张遮窗的破纱布,下河捕鱼。这时节的鱼,见人不怕生。一网上来有十几条鱼。春水既嫩又清澈。经过冬季漫长的酝酿存储,无论是鱼儿,还是水质,骨子里都冒着清冽冽的馨香。做顿煲鱼汤,锅沿贴一圈黄面饼子,敞开怀吃,味道美极了。
在故乡,一把蒜苗,一根萝卜都可以调制出一盘美味。我为自己在村庄还有土地感到幸运,飘荡在城市十年,再奢华的大餐,也走不进我的心里。午夜梦回,味蕾流动的是故乡的粗茶淡饭。(作者:张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