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习惯是多年养成的,尽管现在工作时间看电脑屏幕比较多,但下班后或休息日等闲暇时间,至今还是喜欢和习惯看纸质的杂志报纸图书。
很小的时候肯定是看连环画、小人书之类的,再大一点就是读武侠小说,我们这一代人没读过武侠小说的不多。读的最多的是金庸先生的作品,他给自己的十四部中、长篇武侠小说名写了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分别是十四部小说名的第一个字。这十四部我都读过至少一遍,像《射雕英雄传》等比较出名的几本读了好多遍。在这个阶段也读了几本国外名著,有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都是在父亲单位图书馆借的。可能是那时候养成去图书馆的习惯,在大学里有时候复习功课也会去图书馆。我喜欢那里的静,现在也经常去学校图书馆,发现里面有不少好书,就会借来读。高中时开始读《读者》杂志,从高中算起到工作后一段时间,《读者》陪伴了我十几年的时间,几乎是一期没落下过。
大学时把中国四大名著读了一遍,然后就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是我至今一口气读完的两本书之一,另一本是后来看到的宋鸿兵的《货币战争》。至今仍记得读《平凡的世界》时的震撼感觉,深深地被主人公的苦难经历和顽强品质所感动和触动,书拿起来就不想放下了,非得一口气读完不可。读《货币战争》也是拿起来就放不下,不过更多的是被书中描述的美联储的奇特来历和其在美国社会的特殊地位吸引住,当然这本书让我对美国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记得上大学时,知道陕西出了几个名作家,贾平凹、路遥、陈忠实等。但至今陈忠实的《白鹿原》还没有读过,将来一定会读的。大学毕业工作后,有了稳定的收入,差不多每个月的工资都会拿出一部分用来买书。正好我单位的领导是个书虫,特别喜欢书,从他那里知道了不少好书,就或买或借的读了一些。
买书的习惯至今还在继续着,看到喜欢的书还是有想买的冲动,尽管我一个老师曾经说过自己买的书容易束之高阁,不如借的书读得快读得好。
我大学读的工科,毕业参加工作不长时间,因为学历和党员身份,阴差阳错被选拔到单位党委办公室从事文字工作,一干就是七年。刚开始工作很不上路,写材料感觉无处下笔,写不出来。顶头上司办公室主任是一个典型的文学爱好者,文字写作水平很高,单位的很多典型材料都出自他的手。他看我有些着急,就对我说,写东西不要急着下笔,要先定好位,明白要写什么,是领导讲话还是典型经验介绍,或者是其它什么文字材料;然后勾画框架,理清思路,想清楚其中的逻辑关系;最后再开始动手写;当然前提是肚子里要有货。平时要注意积累,多看多读多听,还要有针对性的开展调查研究。他特别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说多读书能为更好的写作提供丰富的基本素材,因为他就喜欢读书。按照他的要求,我慢慢积累了一些写作的经验,逐渐进入角色。随着工作的深入,最大的感受就是越来越觉得读的书太少了,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段时间读的与工作关系密切的书多一些,主要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讲话、党报党刊上的文章等,还有《毛泽东选集》的部分文章。这期间社会上的一些热点图书,像《把信送给加西亚》《学习的革命》《第五项修炼》《谁动了我的奶酪》等等,也读了不少。闲暇时间,我也会阅读和重温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和名篇。
回想起来,多年来至今读书的习惯基本保持着。这要感谢我的父母,在读书学习方面他们从来都是支持的态度,我买书看书从来没有否定过我。这一点又传给了我,只要是孩子喜欢的书,她若想要就马上买下来,毫不犹豫,从不吝啬。她慢慢也养成喜欢读书的习惯,她现在自己拥有的书不比我的少。
记得我大学辅导员说过一句话,“多读书,读好书,对你总是有益的”。还记得有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读过的书的内容你可能忘了,或者你不全记得了,但不意味着它不存在了,它仍在你的灵魂里。”我一直记得这两句话,也一直在思考这两句话,可能正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都读过许多不同的书,或者说是不同的书的组合,从而塑造出每个人不同的人格魅力。这是我至今仍然喜欢读书,喜欢买书,喜欢借书并且乐在其中的原因,这种习惯和乐在其中的感觉会一直持续下去。
(作者:白斌,工学硕士,纪委综合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