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一个飘着雨的春日,我读完了《时代周刊》总编、超级畅销书《史蒂夫·乔布斯传》的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写出的最新传记《爱因斯坦传—天才的一生》。这本售价148元的书有着厚实的重量,外加一个硬壳书封,采用12开超大开本印刷,是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珍藏版书籍。若不是青春期儿子的叛逆,逼我到处寻求启迪儿子心灵的智慧营养,我依然没有勇气阅读这本早就被我放入阅读清单中的伟人传记。
“爱因斯坦,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1921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是科学的标志、天才的代名词。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Time)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这是该书背面,对爱因斯坦一生光辉成就的介绍。但是,他人生的开篇与伟大这个词似乎一点也不沾边。爱因斯坦说话慢,慢到父母带他去看医生;家里的女佣骂他“笨蛋一个”;学校的老师说:这个小爱因斯坦不可能有什么大出息。发展迟缓的口语能力让他养成了用画面思考的习惯,也就是“做白日梦”。蔑视权威、拒绝循规蹈矩使他能够长期保持强烈的科学创造力。他突破了人生之初的困境,凭借着外人看来的缺陷和弊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爱因斯坦的求学经历也充满着冲突和不和谐,他质疑权威的习惯让他成不了老师们最喜欢的学生。但他的数学成绩很棒,他把数学公式比作上帝描绘自然的画笔,他可以轻松地把数学概念形象化。他甚至把解决一个数学问题的过程比作是一次打猎,“当我们抓不到猎物时,就暂时称为X,然后继续追赶,直至将其俘获”。如此富有想象力妙趣横生的理解问题的方式给了爱因斯坦探索科学真理持久的动力。令人难过的是,爱因斯坦对公认常识的质疑被认为是一种对老师们的傲慢无礼。值得庆幸的是,爱因斯坦10岁那年遇到了一个对他影响至深的人马克思·塔尔梅,这是一个贫穷的医学院学生,他每周来爱因斯坦家共用晚餐。塔尔梅给10岁的爱因斯坦带来了当下流行的科学书籍,使爱因斯坦在接受正式的学校填鸭式教育之前,已经领略到科学的真正风采。
在爱因斯坦就读联邦工学院期间,他过分自我又质疑权威的个性也逐渐让他跟教授们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曾经非常欣赏他的教授海因里希·韦伯因为受不了爱因斯坦的轻蔑态度,对他说“爱因斯坦,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男孩,简直聪明绝顶,但你有一个很大的缺点:你从来不听别人说什么!”爱因斯坦以五人小组中排名倒数第二的成绩于1900年7月拿到了他的博士学位。爱因斯坦能够获得博士学位离不开一位挚友马塞尔·格罗斯曼的帮助,爱因斯坦因为对课堂极为挑剔,常常逃课,但是格罗斯曼可以给爱因斯坦提供详细的课堂笔记,这让爱因斯坦的成绩勉强过得去。“这个爱因斯坦有一天会成为伟人。”格罗斯曼向他的父母预言。格罗斯曼不遗余力的帮助爱因斯坦,他后来还帮毕业后处于困顿中的爱因斯坦谋到了在瑞士专利局的第一份工作,并且还协助爱因斯坦把狭义相对论发展为广义相对论。
也正是在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爱因斯坦养成了漫不经心、不修边幅的习惯,爱因斯坦旅行的时候常常忘记带衣服,甚至忘记带旅行箱,出门忘记带钥匙,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光辉”事迹成为房东太太永远的笑柄,以至于他们忍不住跟爱因斯坦父母说:“这个人不会有什么成就,因为他什么事儿都能忘记。”有时候,命运的安排天衣无缝,在入读联邦工学院之前,爱因斯坦在阿劳附近的一个村庄学校上过一年课。这所学校推行想象力的思维实验,秉承瑞士教育改革家约翰·亨里奇·斐斯泰洛齐的教育理念,他坚信孩子们可以经由观察和实验得到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样就避免了机械练习和死记硬背。爱因斯坦非常喜欢这种教育方式,他认为在这所学校找到了对症德国死板教育的灵丹,他也领会到了教育的价值———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去遵守规则或顺从权威。也正是在这里,他想到了最出名的思维实验:他试着想象随着一束光奔跑是什么样。“靠着在阿劳养成的习惯,爱因斯坦沉迷于科学的世界疯狂奔跑,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发现,他已经具备了撬动当时科学大厦物理那一角的能力。”
相比于他波折不断的求学经历,爱因斯坦的感情经历也颇为曲折。他人生中的第一封情书送给了在阿劳求学时寄宿家庭的女儿玛丽。爱因斯坦最初的感情炽热无比,随着时间推移,他的漫不经心和过分自我逐渐占了上风,他把自己的脏衣服寄给女友帮他清洗,竟然连一张纸条都不附。
爱因斯坦在联邦工学院读书期间爱上了一个唯一可以跟他在数学和物理方面对话的女孩米列娃·玛丽克。玛丽克容貌普通,甚至走路有点跛,但她周身弥漫着忧郁的氛围。爱因斯坦认为“玛丽克身上有很迷人的气质:对科学的热情和忧郁的灵魂。她的双眼中闪烁着对科学、对灵魂深刻而强烈的认识。”他们是真正的灵魂伴侣,浪漫的爱情和对知识的探索相互交织。但爱因斯坦父母强烈的反对这段感情,他们无法接受贵族家庭英俊的爱因斯坦娶一个贫民家庭平凡的残疾女孩。爱因斯坦让未婚先孕的米列娃·玛丽克回到自己的父母家待产,甚至从未去探望他的女友,直至他们的第一个女儿出生没多久就因病去世了,据说爱因斯坦从未亲眼见过她。后来,米列娃·玛丽克两次申请都没有拿到她的博士学位,她不得不放弃来之不易的女性受教育机会而专心的做起了妻子和母亲。无论是爱因斯坦家族对他们婚姻的反对,还是申请博士学位的失败,到初次怀孕期间所遭受的种种身体和心灵的苦痛,以及失去孩子的伤痛,让玛丽克的忧郁倾向更加严重,而沉迷于科学探索不善处理感情问题又过分自我的爱因斯坦给不到妻子情感支持,他们之间的感情日渐疏远。
后来,爱因斯坦他对婚姻的渴望不再是狂野的浪漫,而是简简单单的照顾和支持,而这恰恰是艾尔莎所长。但是,妻子玛丽克坚决不同意离婚,她的健康和精神状态也因为夫妻感情的破裂备受折磨。艾尔莎不断地向爱因斯坦施加压力,爱因斯坦为此烦恼不已,为了让生活回归平静,爱因斯坦不得不提出以提高赡养费,并且承诺如果他获得诺贝尔奖,他将把所有的奖金送给妻子玛丽克作为条件提出离婚。最终,玛丽克同意了这个方案,他们的婚姻结束了,他们的两个儿子跟着母亲玛丽克生活。爱因斯坦生命中的三个孩子都是妻子玛丽克所生,他跟妻子玛丽克是志趣相投的一对儿,在知识方面相互吸引,在灵魂上也相互吸引。
可悲的是,爱因斯坦过分自我的个性使得他并不擅长处理感情问题,多年养成的科学家的理性思维也使他看上去有点冷酷,每当他遭遇情感的难题,他都把自己埋在乐趣无穷的科学世界里,除非外力逼他出来面对和解决。
提到爱因斯坦的工作经历,前期也是一段处处碰壁的日子。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的教授们都不愿给爱因斯坦工作推荐,有长达9年之久,爱因斯坦不得不为找到一份工作绞尽脑汁。后来大学时候的挚友格罗斯曼又一次伸出援手,他借助家里的关系帮助爱因斯坦在瑞士专利局谋到了一份三级专利审查员的工作。虽然是最低级别的审查员,但这份工作特别合爱因斯坦的胃口,他会质疑所有的假设、挑战任何假想、想象基本的概念如何在现实中运作,这对于爱因斯坦来说无疑是思维上的一场盛宴。那时候,爱因斯坦与玛丽克刚刚结婚,生活安定而温馨。爱因斯坦作为瑞士专利局三级审查员每天工作八小时以领取微薄的薪水,而后还要做一个小时的私人教师的工作以补贴家用,然后才是自己做科学研究的时间。正是在这种最不可能的环境中爱因斯坦度过了他科学生涯最高产的七年,他撰写了关于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的大部分论文,爱因斯坦也因此收获了属于他的所有的荣耀,他成了冉冉升起的教授。后来,爱因斯坦的颠覆性的科学发现逐渐地通过各种方式得到证实并被大家所认可,他获得了大学教职,随后几经波折于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成为闪耀的明星被全世界所认识和追捧。爱因斯坦后半段的人生也让人唏嘘不已,因为篇幅所限,这里不做赘述。
爱因斯坦的一生常常被认为是天才的一生,但没有哪个人生来就是天才。回看爱因斯坦人生的前半段,他历经波折百转千回,直到突破重重桎梏才迎来了最后的破茧成蝶。爱因斯坦遭受过无穷无尽的流言、诋毁和轻看,无穷无尽的误解和冷眼,但他依然可以沉醉在奥妙无穷的科学世界,对外界的冷酷置若罔闻。在他波折不断的前半生,似乎任何苦难都无法阻止他攀登科学高峰,他对未知的热情探索超越了平凡的生活。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对爱因斯坦的了解仅仅是他名扬世界的科学成就;读过这本书之后,我看到了爱因斯坦的一生沉浮。爱因斯坦的一生所带给我们的启发和思考又岂止是寥寥数语所能写尽的呢,正如这春日里的繁花似锦,是诗词写不尽,人眼看不尽的……(作者:赵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