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我爱读书”优秀征文:《精神栖息》

发布时间:2005年12月02日 00:00  点击:

 

从小到大不知道读过多少闲书,也不知道从中梳理过多少令人难忘的经典警句,更不知道汲取多少精神的滋养和光露,只知道与文字的交流,把灵魂深深的植根于摒弃喧嚣与繁华的卷帙浩繁的精神书籍,已经成为一种永驻心灵的精神栖息。

无论是《论语》的“学而时习之”、“敏于事而慎于言”对人生学与做的鉴导;还是屈原《离骚》的“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对民生悲悯的浩唱;无论是唐宋的诗词的意境久远;还是元明清曲赋小说的广博深邃;无论是当现代盛行的闲情偶记小说;还是现代名家诗词的深沉歌唱……书因此而熠熠生辉,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书这个载体呈现,让我们当代人可以轻松读阅千卷精华品尽万卷书香……我作为一个平凡之人,虽然未曾多少建树,但在读书的过程中,却产生了难以遏制的热爱,精神日渐丰富,笔耕墨耘也成为难以改弃的习惯。

记得喜欢上读书还是在初中,当时“雄心勃勃”地想读尽名人名作,阅尽天下精品,也希望在某一天成为与之齐名的“人物”(现在发现这个希望非常渺茫)。但是,喜爱一定会铸就另一种信念。当时的初中周围有许多书商,年龄尚小的我还是喜欢在其中转一转,寻一下是否有自己喜爱的东西。第一次啃完了司汤达的《红与黑》,十分困惑主人公于连的行为,总是绕不明白为何会是这样……对其中的诸多情节仍是一头雾水,但这也成为第一次读完大部头的小说名著。而后,开始读《拿破仑传》阅拿破仑戎马一生的辉煌与陨落;读《平凡的世界》明了平凡的平凡乃是生活之真之本之源;读《穆斯林的葬礼》深知爱情的历经痛苦与现实叛逆、宗教观念与真挚情感的错综复杂;读散文《千年一叹》、《文化苦旅》与余秋雨一起品析历史的精神碎片,追问历史的疑惑真本;读张承志对《黑骏马》的歌唱,追寻一种精神和灵性;读村上春树的现代情感让我反思庸俗与情感;读《沧浪之水》明白为什么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浊兮,可以濯足……从此坠入文字渊源一发不可收拾……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贵在让人思考人生思考社会,这是书的一个重要功用。时常会在夜深人静的晚上,读一些精美哲理散文,让自己的灵魂和作者的思维一起行走,洗尽铅华,追问人生,探求生活的真善美与社会的假恶丑,追求生命的光华与坦诚。“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的诗句一直徘徊在我的脑海,如一个不死的幽灵。生命的本源是黑色与光明吗?为什么要经历这些痛苦呢?猛然间发现自己经常想起生活和未来、责任与生命的关联……读书并思考着,这也许是书的真谛。

栖息于精神的碎片中,感受的广博浩瀚的文学海洋,蔚蓝而忧郁,经典而魅力无穷。勤于阅读,敏于思索,让精神栖息在书籍中思想,让夜晚不会空虚和无聊。

回想这些年读书的经历,自己不免感悟颇多,平淡而又不失典雅,平庸而又不失深邃。思想的站立,书中独立的精神栖息。具有自己独立而鲜明的价值观是书籍给予我最大的教益。读书让我明白,真挚坦诚的生活,执着不懈的追求,不会因为忧伤和困惑长此以往,反思昨天,走好今天,思想的生存。

 


相关新闻
 

网络新闻投稿邮箱: netnews@sdust.edu.cn
山东科技大学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