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煤树干、“五花肉”肉石、恐龙化石……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想了解地球的奥秘,你来过这个科技馆吗?近日,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发布了《关于公布2024年青岛市科普示范工程项目的通知》,我校地球科学馆科普团队成功入选青岛市科普示范工程科普团队项目。地球科学馆充分发挥高校地质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以丰富的地学科普资源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为依托,让地学科普走进社会公众视野,点燃大家探索地球奥秘的热情,用科学的意识,为保护环境、爱护地球、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镇馆之宝”真不少
地球科学馆都有哪些“镇馆之宝”?这支科普团队能给我们解答哪些奥秘?据地球科学馆王倩介绍,地球科学馆依托学校地质学科建立,由原山东矿业学院1985年建立的“地质陈列室”发展而来,辅助学校特色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由地球形成与生物演化、矿物岩石与矿产资源、构造运动与火山活动、地球环境与地质灾害、煤的形成与煤类、地质学科科研成果等6个展区和1个科普影像区组成。“‘镇馆之宝’当属柴煤树干。”王倩介绍,馆内展览的柴煤树干取自山东临沂,1958年在采挖石料时发现。这根树干属陆生裸子植物松柏纲,产于二叠系石盒子组柴煤层位,是目前全国保存较为完整的一种植物化石,也是国内少见保存如此完好的柴煤树干,它的存在是证明煤由高等植物演化而来的最直接证据。
此外,馆内还展览了各种古生物化石,有罕见的鹦鹉嘴龙化石、鱼龙化石、菊石、肉石等。“肉石又称彩霞石,因为看起来像一块五花肉,所以起名肉石。”王倩介绍,肉石系呈巨大脉带状产生的张性断裂破碎带,在构造摩擦热力和地下水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不同深浅的红、橙、白的方解石环带状沉淀、胶结而成,外观十分震撼。
架起科普的桥梁
据了解,地球科学馆于2011建成并面向社会开展科普及素质教育,是集教学、科研、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地球科学园区,由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管理和建设,现为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青岛市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科普专家工作室、青岛市“蒲公英”科普教育基地、青岛市未成年人社会课堂。地球科学馆科普团队切实落实“请进来”和“走出去”科普模式,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地球科学与公众之间架起了科普的桥梁。
据了解,青岛市科普示范工程项目旨在进一步提升科普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满足群众多元化的科普需求,为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撑。2024年青岛市科普示范工程项目经申报、推荐、评审、公示,共有37个项目最终获得资助。(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