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进山的汽车随着曲折起伏的山路摇晃着,我校37名志愿者和800余本爱心书籍抵达枣庄市山亭区水泉镇兴国希望小学、华泉小学和云峰山小学,为期21天的暑期支教活动拉开了序幕。
这些大学生志愿者来自我校自强社,今年也是我校自强社支教队在此地支教的第三年。三年来,每年夏天都有一批饱含热血的青年学生来到这里,利用暑假时间给孩子们带来一个不一样的假期生活……老师,我们需要您这个夏天,水泉镇兴国希望小学一年级学生莹莹本来的暑期生活是这样的:要么与小伙伴到处玩,要么在家玩电脑。志愿者的到来,让她的暑期生活变了个样:有她喜欢的音乐、美术、舞蹈,还有手工、书法、国学。每节课她都上得很开心。这个不一样的夏天让她上了许多以前没上过的课,也让她爱上了去学校。
水泉镇地处山区,年轻人离开家乡外出打工,只剩老人和孩子们。暑期孩子们放假在家,要么是帮家里干农活,要么就是到处玩耍。听到有大学生来给孩子们上课,一些家长主动提出要把孩子送过来。
“这是山东科技大学的学生第三次来到学校支教,很多家长反馈说,孩子从大学生身上学到了许多有趣的知识,很好玩。他们对这些大学生的评价都很高。”兴国希望小学一名老师告诉记者。支教初体验支教活动第一天,五点半就有孩子来到学校了,支教队员们赶紧来到办公室开始准备上课。有几位家长带着孩子走进办公室和支教队员们交流起来,“老师,我们家孩子挺聪明的就是调皮了点,还得让你多看着点呀!”“多亏你们能来,暑假让他也多学点。”
来到教室,看着坐得端端正正的孩子们,每名队员都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所有支教队员暗自下决心,一定竭尽所能把准备许久的知识传授给孩子。
暑期原本安静的校园,因为这群大学生志愿者的到来,充满了欢声笑语。更多的是陪伴采访中,支教队员小王讲述了一个故事:班里有个小男孩,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小时候,照看他的哥哥一不小心把刚烧开的热水浇到了他的腿上,孩子腿上留下了深深的疤痕。此后孩子一直很自卑,夏天从不穿短裤。
小王听到这里,忍不住抱着小男孩说:“老师腿上也有一条疤,也是小时候烫伤的。老师的父母也外出打工了,从过年到现在我还没见过他们……”
小王在日记里写道:支教既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陪伴!
托起留守儿童的梦想“老师给我们讲历史故事,陪我们做游戏,我们还学习了许多科学知识……”说起半个多月来的收获,三年级的小董滔滔不绝。据了解,志愿者为孩子们设计了手工、文史知识、书法等丰富多彩的课程,在提高孩子们学习兴趣的同时,又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支教活动不仅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也受到了家长的“热捧”。在外省务工的周先生便是支教活动的忠实“粉丝”,他高兴地说道:“去年开班的时候,他只想着不让女儿乱跑就好了,但是经过一个假期,女儿非常喜欢去学校上学,还学会了跳舞,懂了不少的地理、科学知识,这的确让他感觉到一丝意外。”今年,他很早就开始打听志愿者哪天来学校,赶紧给孩子报上了名。
今年,自强社支教队向福慧爱心礼包项目申请了40个爱心书包,书包内含书籍、文具和保温杯等,将其发放给家庭贫困的学生。相约下一个夏天“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最后一天的汇报演出在阴绵的细雨中结束了。37名大学生志愿者和400余名学生的故事也将告一段落。
“老师,您还会来吗?”“老师,别走好吗?”……最后一天,这些话是支教队员们听到最多的。“我开始舍不得这里的生活,舍不得我的这些孩子。”队员们发现,慢慢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们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句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老师好,老师再见”让他们刻骨铭心。
“一个暑期可能算不得多长,但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志愿者纷纷表示,这个夏天,他们陪伴着孩子们度过,他们也收获到了知识和快乐。
三年来,孩子们在长大,一批批支教队员如期到来又如期离开,自强社支教队自2015年开始在枣庄市山亭区进行暑期支教活动,共派出志愿者96名,受到了当地学校、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记者:韩洪烁 通讯员: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