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由山东科技大学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红蓝筑梦携手成长”实践学习活动在国家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青岛古镇口融合创新主题园举行。
本次活动以“大手拉小手”的实践形式开展,来自山东科技大学、致远中学、中德生态园小学、中德应用技术学校、育英小学的300余名师生代表共同走进“行走的思政课堂”。
上午9点,学生们走进古镇口核心区展览馆,开启“向海图强”主题下的专题实践调研。跟着讲解员的脚步,大家透过大国海洋重器的实物展品触摸新时代发展脉络,从“蛟龙号”深海探测到航母编队建设,从海洋牧场智能化到海洋科技创新,一幅国家发展战略图景在眼前展开。
师生们走进网络安全教育基地,开展“信息安全360度防护”主题教育。借由案例演示和互动体验,大家读懂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意义,学会了如何保护个人信息、识别网络诈骗、安全文明上网。
上午10点,大中小学生互动环节开启。围绕“红蓝筑梦”主题,三大特色活动同步开展:“叶影同心”现场,大学生带小学生选叶,中学生定字形,共拼“红蓝筑梦携手成长”八个立体大字;“纸剪心裁”区域里,彩卡纸在剪刀下“活”了起来,大中小学生手牵手并肩的剪影跃然纸上;另一边的“共绘长卷”,师长们俯身指导,小画家们握着画笔创作。活动在指尖的创意与心间的共鸣中落下帷幕。
活动现场,来自大中小学的思政课教师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主题开展专题集备教研活动。教师们立足各自学段特点,探讨如何实现思政教育的纵向衔接、螺旋上升,如何通过实践教学让思政课“活”起来,如何在跨学段协同中实现育人合力。
“此次活动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有益探索,”马克思主义学院苑素梅教授表示,“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我们将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大课堂,让不同学段的学生在同一场域中交流互鉴,既让大学生在‘教’中深化了对思政理论的理解,也让中小学生在‘学’中充分感知了理想信念的力量。这种纵向贯通、螺旋上升的育人模式,为我们探索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看到孩子们在大学生哥哥姐姐的带领下,眼睛里闪烁着光芒,我深切感受到榜样的力量,”中德生态园小学主任李振东表示,“这种跨学段的互动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更让他们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憧憬。古镇口核心区独特的海洋科技资源、国防教育优势,为我们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实践平台。活动中,我们大中小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所进行的深入交流,使得彼此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思政教育方法有了新的认识,这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很有启发。”
本次活动是学校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它打破学段壁垒,以“行走的思政课”模式,让大中小学生携手同行于融合创新先进示范典型所勾勒的国家发展战略图景。(通讯员:綦梦 赵康翔 摄影:黄振宇 实习编辑:卢烨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