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成才——济南校区实施“教学管”一体化学风建设工程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侧记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2日 00:00  点击:

  “早上六点起床,到操场朗读英语;半小时后洗漱、早餐;七点二十到教室早读;上午上课;午饭后再到图书馆学习一小时;下午上完课后再到图书馆学习到六点;十点晚自习结束后,再和室友一起学习到至少十二点。每天学习时间大约十四五个小时,宿舍的同学也基本如此。”王雪璐同学的话,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高三、联想到考研,联想到学霸,甚至联想到美国藤校,但这是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相当多的学生真真切切的学习状态。“因为有目标、有榜样、有激励和鞭策,不努力不行啊!”“氛围变得确实不错,大家真的是蛮拼的”“我相信这样持续下去,学校一定会很厉害”“我一定会以学校为豪,感恩母校”。在与记者的交谈中,活泼开朗、稚气未脱的王雪璐同学对当下深感充实,对未来满怀憧憬,喜悦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王雪璐是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电气信息系大三的一名同学,近年来,在济南校区,像她这样每天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习上的同学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了。记者深切感受到:教学管一体化是一套实用的组合拳,是加强学风建设、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一剂良方。
决策:问题导向,勇于担当
  本世纪初,随着学校办学主体的转移,济南校区原来的四个学院整合到了青岛校区,根据当时的形势需求,校区随之开始招收专科学生,再过渡到专升本、中外合作本科,办学定位是中外合作办学和校企合作办学,主要是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和教育发展新趋势,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走教育国际化道路,同时,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校区每一名管理者和教职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都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是,毋庸讳言,由于当时的专科生入学时成绩参差不齐,高分400多,低分不到200,给教学和管理都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不得不降格以求。“财经系的学生普遍家境较为富裕,那时候,部分学习基础差、依赖思想严重的学生,学习不努力,无法适应合作办学模式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要求,加之纪律观念淡薄,作风懒散拖沓,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几乎每天都有,毕业前最后一次补考,人均补考门数2门以上,因考试不及格无法拿到毕业证的学生人数比较多,极个别学生甚至对拿不拿到毕业证无所谓。”财经系党委副书记胡宝征回忆了以前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班级、宿舍学习风气不浓并非个案,可以说是当时较为普遍的现象”,校区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主任方亨福递给记者三本厚厚的“学生学风分析报告”。报告是校区每一名辅导员对每学期所带班级、专业学风状况的详尽分析,横向、纵向比较,男生、女生比较,班级、专业之间比较等,图表数据,一目了然,原因分析,切中要害。
  方亨福认为,学风需要传承,而这恰恰是济南校区的缺失,骨干专业迁至青岛之后,原来良好的学风没有接续下来,因此,必须把准脉搏,下大气力进行建设。
  “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解决问题中深化”校区管委会副主任樊铭渠在有关会议上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他说,济南校区教学管一体化学风建设工作也是由问题而产生,也必将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深化。
  2015年暑假,在校区领导班子务虚会上,“部分学生学习风气和学习习惯不好,考风不够严肃,个别教师教风不够严谨,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有时沟通不畅”等问题被提出后,校区班子成员根据校党委副书记、校区党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尹华的明确要求,深入调研思考,集中讨论研究,围绕“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初步提出了“严教风、正学风、强合力”的思路。
  “我们必须看到,学风问题事关教育教学质量,事关学校办学水平,这是学校永恒的主题和生命线”。校区党委常务副书记高永军表示,在新的形势下,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着巨大压力和挑战,外方对学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我们是项目办学而非机构办学,在国家政策扶持上处于劣势,如果不下决心提高办学质量,恐怕中外合作办学将难以为继。
  形势逼人,现实严峻,关乎校区生存与发展,怎么办?
  问题就是导向,挑战就是机遇,责任就是担当。在深入研究、达成共识之后,校区两委形成了实施教学管一体化学风建设工程的决定。
  2016年3月22日,济南校区召开学风建设工作会议,校区负责人、全体教职工、学生代表参加会议。高永军宣读了《济南校区教学管一体化学风建设工程实施意见》,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说明。管理人员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分别发言,交流了围绕教学中心任务做好管理服务工作的思路,表达了严谨治学、以良好教风带动优良学风的信心,以及从我做起、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奋发成才的决心。尹华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校区前期在提升办学层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的成绩,分析了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存在问题,对实施教学管一体化学风建设工程的重要性紧迫性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就如何落实教学管一体化学风建设工程作了明确部署和要求。
  至此,济南校区教学管一体化学风建设工程拉开了序幕。
落实:同心协力,实干创新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教要严谨严格,学要勤勉认真,管要敬业实干,各个环节要有机衔续,无缝对接。
  实施教学管一体化学风建设工程,就是要解决问题的。抓教风,解决教师方面的问题;抓管理,解决制度性问题;抓学风,解决学生学习风气问题。抓教风、抓管理也是为了学生的学风问题,最终的目的就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
  积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教育。“人生规划、职业规划真的很管用,目标清楚不空洞,只要付出努力就可以实现,我们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再迷茫。”财经系的张诺、于东青同学反复谈及这方面的感受。公共课部教师李培亮和记者交流了讲授好思政课的体会:要有对国家、对学校负责的精神将党和国家的政策传递给学生,运用有效的教学模式解疑释惑,引导学生思考,树立起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正人先正己,源清活水来。学风建设,教风是关键。教科部主任刘国栋介绍说,广大教师在对学生“严而有格,爱而有度”方面进一步形成共识,针对学生实际加大了课堂管理力度,严格把控“出勤率、听讲率”;在熟悉掌握教学内容、认真细化教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的基础上加大了教学精力投入,能够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在财经系,科技创新蔚然成风,学用结合,学赛结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正在成为一种增强教学效果的新模式。兼具政府和高校任职经历的系主任段治平告诉记者,他很感谢学校给他提供了平台,表示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在他看来,只要对学生有利,即使“费时费力”也是值得的。这个“费时费力”是指系里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通过无门槛报名的方式,尽可能多地使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的比赛中,激发学习热情,增长实践本领。“先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老师和优秀学长分组培训和指导,虽然拉长了选拔和比赛时间,但学生受益了。”系副主任刘忠诚介绍说,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比赛正在成为一种常态,2016年,山东省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财经系有365名同学、73个小组参赛;系里承办了2016年全国商业精英挑战赛,399名同学、58支队伍参赛;系里组织了“大智慧”金融精英挑战赛也吸引了208名同学报名,在模拟平台上进行股市交易,兴趣和能力相应增加。“参赛的过程、获奖的过程实质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学生和教师都在付出,都在提升。”
  在电气信息系,教师们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蒲海涛在讲授 《电力电子技术》时,采用理论讲授、习题讨论、仿真试验与实操实验结合、前沿知识介绍等多种方式,开设双语课程,实验测试采用单人单机考核并当场评定成绩。他还建设了课程的移动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查阅学习资源,学生课前课后可以利用公众号“签到”和“签退”,系统记录姓名、学号、时间、地点等信息,实现了考勤自动化管理。教师尹燕芳特别注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教学上布置大作业,学生课下完成,实验课上检查,有效地避免了那种复制粘贴、囫囵吞枣的现象。系主任朱志强不无自豪地带着记者参观了他们的实验室,介绍了他们的一些做法:落实本科生导师制,加强与考试不及格学生的谈话,强化诚信教育,注重对学习不努力学生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举办毕业设计(论文)成果汇报展,认真落实毕业设计(论文)查重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设立中兴奖教金、奖学金,继续开展系级教研科研支持计划,注重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制定《电气信息系关于加强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规定》,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加强学生科技团队创新支持计划,成功举办系第一届大学生科技节,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科研及学科专业建设;以“成长论坛”为载体,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在公共课部,“服务专业,因需施教”的教学理念得到强化。在英语教学中,成立教学团队,对中英、中美和校企合作三个项目的英语教学大纲重新进行了修订,同时调整编写雅思、托福教材,整合教学内容,采取翻转课堂、角色扮演、单词APP记忆、配音口语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通过配音大赛、词汇大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在数学教学中,加强过程监控与评价,单元测试与期末测试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指导学生在2016年度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制度建设明确指向,长效机制正在形成。教学管一体化实施意见出台后,校区根据实际情况陆续出台了配套制度,如,《济南校区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济南校区关于实施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查重制度的规定(试行)》《济南校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出国留学专项奖励基金管理办法》《济南校区优良学风班优良学风宿舍评选办法》《济南校区优秀学长导学制实施办法》《济南校区学业预警分流的实施办法(试行)》等,系部也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学生考试管理、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管理办法,奖先惩后的做法更加严格和明确,为学生积极投入优良学风建设树立了更加明确的风向标。
  加强校区、系部两级督导,落实管理人员、学生辅导员听课制度,对任课教师实行听课全覆盖,认真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科部建立了专门针对外籍教师教学情况信息反馈的学生信息联络员周报制度,及时汇总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协助解决处理有关问题。
  学生面上,把学风建设作为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严格控制与学风建设关联不大的活动层次和数量,建立学生工作干部与任课教师长效联系机制,学工干部进课堂听课每学年不少于12学时,定期与两系一部的任课教师座谈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辅导员每学期撰写学风建设分析报告,深入分析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工作有的放矢;重点抓成绩后进生的转化工作,3门以上不及格者由处级干部帮扶;实行与学生家长联系制度;在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把学习成绩作为硬指标,班级和学生会主要干部学习成绩必须在班级前二分之一;学生班级签订了“学风建设争先创优”公开承诺书,推行考试刷分办法、宿舍卫生刷分机制;推行优秀学长导学制,发挥朋辈教育作用;推进本科生导师制、科处级干部联系班级制、处级干部谈话制,形成全员育人合力。等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氛围太重要了”。王雪璐和她的学长田雨同学反复提及这两句话,置身校区,记者也感同身受。党委工作部大力发掘和选树学风建设中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带动作用,引导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及时总结和树立学风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并进行推广,使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走进课堂,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增强。
  持续发力,教学管一体化不断深入。随着教学管一体化学风建设工程的深入推进,校区2016年9月提出了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意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12月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12月23日,校区召开了机关作风建设工作会议,校区领导及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明确了机关作风建设的各项任务,提出了工作要求。2016年寒假期间,机关各部门根据会议要求,认真梳理了部门工作职责、各岗位工作职责以及工作程序。2017年3月21日,校区机关作风建设动员会议召开。尹华作动员讲话,校纪委副书记巩兴安传达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会议要求要充分认识开展机关作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突出问题导向,建立长效机制,落实责任,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于是,管理引导学风进一步深入进行……
效果:焕然一新,持续向好
  良好的学风孕育出优秀的人才。在教学管一体化学风建设工程推动下,济南校区教师、辅导员、学生的面貌焕然一新。
  变化一:学生学习自觉了,成绩上来了。李培亮、谭爱军、汤巍、刘忠诚、蒲海涛、尹燕芳几位老师告诉记者:现在学生很少有迟到旷课的现象,课堂上玩手机的基本上没有了,认真听讲记笔记,和老师交流的越来越多了,自主学习意识不断增强,学习风气和课堂纪律明显改善。教学管一体化学风建设工程还有效治理了考风不正及部分学生多门课程需要补考或重修的问题,许多班级都出现“零挂科”现象。王雪璐说:每天去图书馆时都要抓紧,去晚了就没座位了,天天都要抢座位。田雨同学说:我们年级受到学籍处理的比例、考试科目不及格率较上届都有了较大下降,学生正逐渐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学生干部的学习成绩也上来了,上学期校区各级学生组织学习成绩专业前20%的比例达到了99%,各班级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专业前20%的比例达到了100%”“打铁还需自身硬,现在的学生干部可理直气壮了。”方亨福告诉记者。
  据了解,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改善明显。已完成的2016届英语双专业(双学位)毕业生及2016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查重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2016届英语双专业(双学位)毕业生毕业设计查重重复率均在10%以下;教科部从各系部提交的526份2016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中随机抽取120份提交图书馆进行查重,抽取率22.8%,一检通过率90.8%,二检通过率81.8%。与往年相比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明显提升。毕业生质量和就业竞争力逐步提升。校区2016届毕业生共有637人,截止到2016年6月12日,校区一次就业率为91.9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6%,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91名毕业生总体就业率95.6%。毕业生中40余人到国(境)外高校深造,除了到澳大利亚塔斯马尼大学、美国克拉克大学外,还有香港城市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等国外高校;有34人考取(含保送)到包括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华北电力、北京交通大学在内的国内知名高校攻读研究生。
  变化二:教师更认真了,水平提高了。许多学生向记者反映,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老师的状态发生了很大改变,设置兴趣小组,带着学生一起做项目,批改作业认真、细心,老师还会利用周末休息时间给学生辅导等,师生共同参与学风建设的风气越来越浓。一位青年教师说,“说实话,以前担心对学生要求太严,学生会给老师差评,现在尹副书记明确表示为敢担当者担当、为敢负责者负责,这就打消了我们的顾虑。”广大教师积极与学生交流互动,问教于学生。“我在第一节课就同学生讲好课堂管理措施,学生无异议后就要严格执行,违规到一定程度就取消考试资格”,电气信息系姚福强老师看似有点“残酷”的规定,得到了绝大部分同学的支持。公共课部教师于蕾采取的翻转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体,教师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者,而是组织者、引导者、协调者,在学生自己讨论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做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学生们感慨道:“于老师,我们觉得现在每次上英语课都要用上洪荒之力才行,神经一直都是紧绷的,两节课下来真的累得不行啊!”计算机专业教师尹燕芳担任多项比赛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赛已经成了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几乎每天都是下了课,就急急忙忙地来到实验室,指导参赛学生修改和讨论方案,她说:“指导大赛虽然不是必须的工作任务,但是作为老师,能帮助学生实践他们的创新创意,带领学生在比赛中锻炼和提升能力,就觉得再辛苦也值了”。这样敢于负责、用心施教的教师有很多很多,十大杰出青年、师德标兵、校区优秀教师等亮点纷呈,不断竖起一面面旗帜。
  变化三:管理人员更敬业了,效果更好了。在学风建设中,校区管理队伍一直冲在最前面,以严格的管理制度保证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教科部的老师每天都会检查迟到,还组织督导到教室听课,辅导员也会经常到宿舍检查……这样的管理虽然更像高中生活,但也像一双眼睛时刻盯着我,督促我,不让我松懈,让我保持足够的热情投入一天的学习和生活中。”张诺说道。“学生所有问题都可以及时得到答复,学习生活中的问题随时可以得到解决”“当同学中出现松懈情绪时,辅导员老师就会及时提醒。”于东青告诉记者。“现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真心感谢这种氛围的营造。”
  变化四:沟通更好了,合力更强了。随着本科导师制的全面实施,校区目前已经形成了由任课教师、辅导员、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联系班级的管理干部、兼职辅导员等构成的全员育人网络,教育、管理、服务覆盖了学生知识学习、人生规划、思想动态和生活点滴的各个方面。教、学、管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智往一处涌,汗往一处流,相互提醒,相互支持,教学中心地位得到强化,沟通更加通畅,目标更加明晰,合力不断增强。
  良好的学风不仅能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也会使学生一生受益。学会一种技能可以养家糊口,养成一种习惯可以成就事业。良好的氛围一旦成为一种习惯,就可以为学校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就可以为学生成长成才插上助力翅膀。(记者:秦晓钟)

相关新闻
 

网络新闻投稿邮箱: netnews@sdust.edu.cn
山东科技大学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