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国际海道测量师与海图制图师资格标准委员会(IBSC)学术交流活动在山东科技大学举行。活动期间,校党委书记王君松会见了与会的中外专家代表并举行座谈,副校长阳凡林陪同参加。
王君松对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在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等方面的进展。他表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入,海道测量技术正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迈向智能感知、精准认知与协同赋能的新阶段。推动海洋测绘教育体系国际化,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促进海洋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务实举措。
在校期间,国际海道测量师和海图制图师资格标准委员会(IBSC)全体委员还举办了闭门会议。校党委副书记郭益灵、阳凡林出席闭门会议开幕式并致辞,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强与IBSC及各教育机构合作,共同推进海洋测绘教学国际化,促进海道测量与海图制图领域教育创新与技术进步。
本次活动由IBSC主办,山东科技大学承办,以“推动海洋测绘教育国际化与标准共建”为主旨,聚焦海洋测绘领域的前沿技术、教育标准与全球合作。来自印尼、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西班牙、巴西等13个国家的IBSC委员,以及中国海事局、中国测绘学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等国内机构代表,印尼万隆工学院、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勘察测绘研究院、北京海卓同创科技有限公司和青岛阅海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等涉海单位专家共同参与交流。
阳凡林出席学术报告与研讨环节并在致辞中回顾了山东科技大学海洋测绘学科的发展历程,表示学校于2009年在全国地方高校中率先开设海洋测绘本科方向,2014年推动国务院学位办设立海洋测绘二级学科,目前已构建起完善的“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他强调,面对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推动海洋测绘教育国际化是响应“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行动。
本环节由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院长涂锐主持。IBSC主席Sobri Syawie、中国海事局航海保障管理处处长孙冰、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测绘专委会主任罗公利、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林明森、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燕琴等嘉宾先后致辞,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就海洋测绘领域的国际合作与标准化建设提出展望。
IBSC副主席Rod Nairn、Adam Greenland等委员系统介绍了IBSC在全球海道测量师能力标准建设方面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规划。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海洋测绘教育国际标准、技术创新与开放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分享了各国在海洋测绘领域的实践经验与前沿成果。
本次活动为全球海洋测绘专家搭建了高层次交流平台,推动了海道测量与海图制图教育的国际对接与协同发展,也为山东科技大学海洋测绘学科的国际化建设注入了新动力。
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党委书记范俊峰、领导班子成员及海测系教师代表参加活动。(通讯员:孙金香 崔晓东 摄影:杨浩宇 陆玉彤 陈力恺 陈世成 责编:徐展)

王君松会见与会代表

闭门会议开幕式

国际海道测量师与海图制图师能力标准委员会(IBSC)学术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