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校党委书记王君松走进智能采矿工程2024级的课堂,以“时代呼唤与使命担当: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绽放青春光彩”为题,为同学们讲授了一堂内容翔实、思想深刻的“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氛围浓厚,引发青年学子强烈共鸣。
授课中,王君松以丰富的案例与大量的数据,从三个维度对教育强国建设进行了系统阐释,为青年学子厘清认知、指明方向。在“深学细悟,准确领会教育强国建设的科学内涵”部分,他强调,认识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意义,需置于世界现代化发展历程、中国式现代化与教育的紧密关联,以及当前教育发展的基础与挑战中综合考量。他明确,建成教育强国需具备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等“六大能力”,并详细解读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教育对科技人才的支撑作用等关键实践路径。
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王君松在“实干笃行,积极贡献教育强国建设山科力量”部分展开深入分享。他指出,学校始终高举旗帜引领发展,党的建设呈现全新局面;通过科学谋划提升内涵,各项事业发展迈上新高度;借助深化改革完善保障条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围绕学科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对外合作交流等学子关切的话题,他用具体成效与未来规划,让同学们切实感受到学校发展的强劲动力。
授课尾声,王君松对青年学子提出殷切期望与明确要求。他勉励同学们要坚定“强国有我”的理想信念,做胸怀天下的担当者;练就“堪当大任”的过硬本领,做勤学创新的奋斗者;塑造“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做知行合一的实干者;投身“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做脚踏实地的奉献者。他寄语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
此次授课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既传递了宏观政策精神,又贴合学生成长实际。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与实践,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属于山科学子的青春力量。(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摄影:韩洪烁 责编:徐展)

王君松讲“形势与政策”课

课堂现场

课堂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