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正文
走进日照盐碱地,探访“新质育苗力”
发布时间:2025-07-30点击数:[]


7月21日,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碱壤春声”乡村振兴调研团赴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围绕盐碱地高效利用与育苗新技术开展了数天的实地调研。此次调研聚焦新质生产力在现代农业中的具体应用,旨在深入了解企业如何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为盐碱地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调研伊始,伊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魏带领调研全体成员依次参观了花卉苗木蔬菜作物育苗区,详细介绍企业的发展历程、育苗流程与技术特色。在交流过程中,调研团成员积极提问,与育苗专家们面对面交流,就盐碱地适应型作物的选育思路、种苗培育流程不同苗种对土壤盐碱适应性的差异以及产业化种植推广路径等问题进行深入学习。通过现场观察与互动学习,调研团成员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新质生产力”在农业发展现实意义

在调研过程中,调研团成员先后尝试了直播销售、作物打包、苗品培育等环节,真下乡、真交流、真实践,为乡村发展和产品销售助力。通过这段深入盐碱地区一线的实践经历,我对“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国家战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专业知识应用、三农情感培养等方面获得了全方位的成长。”调研团成员沈昱含感慨道。

盐碱地曾被视为农业的“荒漠”,其治理与发展对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伊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优化种苗繁育、集成现代农业新技术,创建“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极大的发挥了产业优势,实现企业与政府的资源互补,为打造产村融合示范区,推动村民收入增长、带动当地各行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次调研活动,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通过深度学习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价值、培养了实践创新能力、助力了产业增收、促进了学科交叉和发展三农情怀,实现了个人成长与社会贡献的双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