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践行教育理念,深化立德树人
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老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是的,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既热爱事业又热爱学生,要去爱护、关心每一位学生,要把教育学生的过程看作是爱学生的过程。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除了重视科研工作,我始终不忘自己教书育人的初心。在教育工作中,我坚持“四个相统一”,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环节,在应用基础研究领域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实践育人体系建设中的创新举措中取得了重要成效。
入职以来,我先后为本科生讲授《安全监测与监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安全经济学》《安全心理学》《安全学原理》《通风工程》《矿山法规》等课程,秉承“人人都是思想政治教员”的理念,将主讲文化知识与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将课程思政因素融入到课程中;结合国家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国家重大矿山灾害治理发展历程等内容,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出了基于“教学方法+教材创新+资源建设”的课程体系改革、基于“虚拟仪器+科技创新导向”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和基于“社会锻炼+专业服务”的实践育人体系改革,利用“最新科研成果”反哺教学,让学生在互动、参与、角色转变中主动学习,改变了以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向学生讲授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组织学生们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二、呵护学生心灵,助力全面发展
要助力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就务必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这需要我们换位思考,切实为学生解决问题。唯有深入学生的内心深处,教师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扎实有效;唯有敏锐感知学生内心的痛楚,才能真正触动他们,让教育产生实际效果。流于表面的管理、高高在上的说教,只会招致学生的抵触与反感,无法达成教育的初衷。团队中有一位学生,说话做事经常我行我素,对待工作缺乏主动性并且不认真,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并且经常打游戏。我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经常与他谈心、交流沟通,向他说明与人相处的重要性,对待学习的态度会对以后工作有重要的影响,帮助他打开心扉与同学交往,并使他充分认识到经常打游戏对他人生道路可能造成的影响。通过长期的交流开导,他各方面表现都有所进步。我还在本科教学时对学生说明网络游戏的危害,要求同学远离网络游戏。在指导学生时,我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注重创新能力,提升培养质量
我常常对学生说:“科研不是为了发论文,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场需求,我多次带领他们深入煤矿一线,参与现场试验和技术推广。
我的团队中有一名研究生,刚入学时对科研方向感到迷茫。在一次井下调研中,他亲眼目睹了瓦斯抽采的困难,深受触动。此后,他主动投入到新型压裂液体系的研究中,最终研发出一款高效环保的压裂液,并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论文。毕业后,他选择留在煤炭行业,继续为国家的能源安全贡献力量。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让我更加坚定了“科研育人”的理念。
我结合自己的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和科研开发等内容,丰富了多渠道、全方位的实践育人体系,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平台,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工作中我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高度重视学生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作品参赛,激发学生人才技术创新和集成的能力,指导学生获第八届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一等奖、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一等奖、第十七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等竞赛奖励12项;引导学生创业,指导学生获批并结题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在教书育人的漫长征途中,我将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使命,久久为功,求变创新,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教育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回顾往昔,那些关键时刻的抉择,那些面对困难时的坚守,桩桩件件,皆让我由衷自豪。它们不仅铸就了如今的我,更深刻地影响着我所教育的每一位学生。展望未来,我将秉持初心,以师者的热忱与担当,将自身化作学生成长路上的坚实基石,为他们的梦想助力,为他们的未来添彩。(作者:倪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