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鲜明标识。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党的二十大把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正式写入党的报告和党章,为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擘画了新蓝图、注入了新动力。
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诉我们,当今世界,如果走对立对抗的歧路,无论是搞冷战、热战,还是贸易战、科技战,最终将损害各国利益、牺牲人民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话谈判是增强互信、解决纷争、促进安全的最好办法。理性的对话,友善的沟通,坦诚的协商,是防止产生战略误判,有效缓解矛盾,和平化解冲突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写入宪法的国家,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进入新时代,中国全面推进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国外交,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凌行径,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构建新型国家关系,外交总体布局不断完善,伙伴关系网络覆盖全球,开辟了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各类安全挑战层出不穷,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安全不再是某个国家独享的特权,而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倡导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分歧和争端,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以及一系列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独立自主地发挥建设性作用,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致力于同直接当事国通过协商谈判解决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议,共同营造和维护安全的发展环境。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坚持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给世界以信心和希望。
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2023年,共建“一带一路”已步入第10年。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和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中国坚持在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擘画与推进自身发展,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与各国携手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面对全球经济脆弱复苏、减贫成果受到侵蚀、南北鸿沟不断拉大等诸多难题,我国应当有战略定力,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反对单边主义、经济霸权,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组织改革,为解决世界经济问题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更是世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无论哪种文明,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个重要场合提出要推进文明的交流互鉴,强调“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中国更是以实际行动不断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互鉴,创立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不遗余力促进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习近平总书记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提出坚守和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凝聚了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超越了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的差异,为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提供了价值引领。
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清洁美丽世界,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巴黎协定》顺利通过并生效,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斐然,碳达峰碳中和稳妥有序推进。中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主张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倡导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顺应自然、保护生态、低碳生产的绿色发展正昭示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路径。
(曹盛林,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杨爱东,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